我省公布166个儿童友好社区
20日,福建省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民政厅、住建厅等8部门联合公布了全省166个儿童友好社区名单。
近年来,我省以儿童友好社区为载体,持续推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社区是儿童学习生活成长的重要场所,关系着辖区儿童的成长发展和美好未来,我省各地将社区作为儿童友好创建的“第一现场”,结合“党建+”邻里中心建设、老旧小区改造、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等,从便利化、安全化和场景化入手,对现有公共建筑、公园绿化、街道空间进行适儿化改造,以满足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生理和心理需求,为儿童更好成长提供优先支持的空间单元,实现儿童“家门口的友好”。
近日,记者走进厦门市湖里区禾山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三楼,只见幼儿们正围坐在桌前津津有味地吃着午餐,这是禾山社区面向辖区家庭打造的“小苗禾”普惠性托育中心。孩子们在这里生活、学习、游戏,社区“带娃”破解了家长“带娃之忧”。
“我们社区今年被列入厦门市儿童友好社区试点单位。以此为契机,我们优化完善‘10分钟步行可及托育服务圈’,还开创了医育结合托育模式,孩子们在这里可通过医学康复等手段及时纠正发育异常,家长们还能不定期通过育儿理念、意外防范急救等专家讲座学习。”禾山社区党委书记贾丽介绍。
随着儿童友好社区建设的推进,全省各地结合资源禀赋,通过在社区开办幼儿园、普惠性托育机构,或依托社区儿童之家、家长学校、“向日葵亲子小屋”等阵地,为广大家庭和儿童提供“家门口”的婴幼儿托育、儿童托管、文娱游憩等优质服务,幼有善育在社区慢慢变成实景。
如今,全省儿童友好社区从“有”迈向“优”,“儿童观察团”“儿童议事会”作为一种新颖的实践模式,正逐渐成为促进儿童参与社区治理的新途径,让社区建设中更多倾听儿童的声音,更好看见儿童的需要,更加尊重儿童的想法,让儿童友好社区建设从“单向付出”变为“双向奔赴”。
与此同时,社会各界也给予儿童友好社区建设很大的支持。如莆田农商银行成立全省首家儿童银行,为孩子们开展趣味职场体验营、“小小银行家”等活动;福州市的“红领巾讲解员”,全市注册人数已超22万,仅今年暑期三坊七巷所在的鼓楼区红领巾讲解员就累计志愿讲解超600班次,服务近10万人次;罗源县滨岐社区制定了《“小东家”共治型儿童友好社区建设总体方案》,方案将儿童参与机制融入儿童友好社区全过程,提出了“小东家”的主题,让儿童参与儿童友好社区建设。(记者 庄严 通讯员 杨敏 李培珍)
原文链接:http://www.fujian.gov.cn/xwdt/fjyw/202411/t20241123_6570840.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我省规范开展林下经济不动产登记
- 天下众合/中解联合解债2020-10-12
- 司法反腐力度空前:昨天2020-07-15
- 广东省民政厅关于开展规2021-03-27
- 湖南出台深化整治形式主2020-05-12
- 重庆开设纪检监察干部培2020-05-12
- 法治宣传志愿服务进社区2020-05-13
- “鹿角巷”奶茶引发多起2020-05-13
- 居委会主任贪污,被判死2020-07-15
- 中国—阿联酋旅游合作论2020-07-17
- 贺荣会见蒙古国法律与内2025-09-20
-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组织开2025-09-19
- 广西平陆运河兰海高速公2025-09-19
- 多源特征融合算法提升玉2025-09-19
- 2025年中国—东盟博2025-09-19
- 丁薛祥会见新加坡政府投2025-09-19
- 一抹“藏蓝”的暖心守护2025-09-19
- 兵团发挥异地商会作用扩2025-09-19
- 一场比赛 一城2025-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