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文字发展论坛在安阳开幕
11月9日,第九届文字发展论坛在安阳开幕。国内外专家学者再次聚焦古文字研究。论坛由中国文字博物馆、中国文字学会、中国古文字研究会、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安徽大学汉字发展与应用研究中心等单位共同主办。
论坛以“文字与出土文献研究、数字技术在文字研究中的应用”为主题,旨在促进考古学、文献学、人工智能、文字学等多学科互动融合,助力甲骨文保护、研究与活化利用,传承和弘扬汉字文化,守护中华文明根脉。来自国内甲骨学、文字学、考古学、文献学、文博研究、人工智能等多学科、多领域的50余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通过学术研讨,拓宽文字文化传播路径,促进思想交流与知识共享,为文字文化爱好者和青年学者提供一个文字、文化研究交流和发展的平台。
此次论坛成果丰硕。既有业界“大咖”如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教授黄天树剖析甲骨文的形谱和声谱,中国社会科学院“登峰计划”资深学科带头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杜金鹏讲解殷商玉器䌺琅实考,也有众多年轻学者分享最新研究成果。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研究生陈闻达对文字形体源流问题有浓厚的兴趣,他的《说“足”字的形体来源兼论相关问题》获得此次论坛优秀论文。“新生代文字研究者的培养是‘中国文字发展’这个大标题的题下应有之义,每届中国文字发展论坛开设征文活动,鼓励青年学者、青年学生参与投稿,为像我这样的强基计划学生提供了很好的锻炼、学习机会。”陈闻达说,相信会有更多以强基计划学生为主体的年轻学者参与到文字发展论坛这项盛事中来。
人工智能的发展对文字学研究,尤其是古文字学研究同样大有裨益。安阳师范学院甲骨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刘永革介绍,他们正在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尝试通过汉字演变对甲骨文进行破译。他表示,希望甲骨文专家能与实验室密切结合,进一步对人工智能破译甲骨文提出建议,使得数字科技助力甲骨文研究再进一步。
原文链接:https://www.henan.gov.cn/2024/11-12/308521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嵩山文明在中华文明中的重要地位
下一篇:河南中牟新区正式揭牌
- 天下众合/中解联合解债2020-10-12
- 司法反腐力度空前:昨天2020-07-15
- 广东省民政厅关于开展规2021-03-27
- 湖南出台深化整治形式主2020-05-12
- 重庆开设纪检监察干部培2020-05-12
- 法治宣传志愿服务进社区2020-05-13
- “鹿角巷”奶茶引发多起2020-05-13
- 居委会主任贪污,被判死2020-07-15
- 中国—阿联酋旅游合作论2020-07-17
- 李强会见西班牙国王费利2025-11-13
- 惠民政策托举孤儿“直博2025-11-12
- 巴中市平昌县开展“孝亲2025-11-12
- 2025年德阳市养老机2025-11-12
- 贵州省民政厅所属事业单2025-11-12
- 西藏自治区民政厅公告第2025-11-12
- 赤水刻度:“一老一小”2025-11-12
- 2025年度全市性社会2025-11-12
- 共筑幸福生态 共话养老2025-1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