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换新颜和美入画来
墨竹工卡县日多乡:
乡村换新颜 和美入画来
图为怎村村民索朗塔杰在村幸福驿站茶馆健身。 记者 刘斯宇 摄
图为怎村幼儿园开心快乐的孩童。 记者 刘斯宇 摄
记者 刘斯宇 通讯员 果珍
近日,记者驱车前往拉萨市墨竹工卡县日多乡走访。漫步日多乡怎村乡野村头,一幅美丽乡村图景跃然眼前,整个村落整洁干净、宁静祥和,处处洋溢着新时代小康村的浓厚氛围。
走进怎村哈姆组,“美丽乡村·幸福家园”示范点的牌子格外醒目,整洁的乡村道路如同丝带般蜿蜒伸展,路旁的花朵绽放着绚丽的色彩,青山绿水间弥漫着清新的气息。“毛主席的光辉,嘎拉呀兮咯若,照到了雪山上,一拉将把咯若啊……”在自家院子里哼着小曲的索朗塔杰老人正捻着羊毛,见到记者到来,立马停下手中的活计,热情相迎。索朗塔杰一家如今居住着两层宽敞明亮的安居楼房,屋内冰箱、电视机、电饭锅、藏式家具等一应俱全。“自从马路通到家门口后,我们去县城和拉萨就更方便了,生活条件一天天改善,村庄也变得越来越美。”索朗塔杰充满感激地说,“以前住房条件较差,每逢雨季时常漏雨且不安全,小孩子也上不了幼儿园。如今好了,党和政府不仅给我们盖了宽敞明亮的住房,还新建了幼儿园,家家户户通电、通水,孩子上学不愁,真心感谢党和政府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
“牛奶一桶50元、奶渣一串20元……”记者在日多乡念村村头见到村民卡宗正向几名游客售卖奶制品。
卡宗是纯牧民,家里养了40多头牦牛。“以前,我们村的路不好走,到处是坑坑洼洼的土路,来旅游的人很少。近几年,在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支持下,各方面变化特别大,村道不仅直通国道318线和拉林高速公路,还铺上了柏油路,游客也渐渐多了起来。随着旅游服务业的兴起,自2020年开始,我和丈夫便做起了奶制品生意。由于我家的奶制品口感好、品质高,很受游客喜欢,一些前往思金拉错景点和林芝方向的游客还专程来我这里购买呢!现在一年有8万多元的收入。”健谈的卡宗告诉记者,她对如今的好日子十分满意。
采访完卡宗后,记者又返回了怎村,来到了怎村幼儿园,见到了保育员索朗曲珍。索朗曲珍是怎村哈姆组村民,前些年成家后,不久便有了第一个孩子。“当时,由于经济困难,一直没有属于自己的住房,一家三口只能回娘家跟父母挤在一起。”索朗曲珍回忆说。后来,在党的好政策下,哈姆组被列入了“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建设示范点,发展变化也随之而来。如今,索朗曲珍一家不仅有了自己的新房,还迎来了她们的第二个女儿。“我在幼儿园上班,月工资4500元,收入稳定,丈夫靠放牧挣钱,一家人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言谈中,索朗曲珍对党和政府充满了感激。
提到幼儿园,索朗曲珍十分兴奋。自从在这里上班后,她已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我们村海拔高,冬天十分寒冷,但搭建了阳光棚的幼儿园里始终是暖暖的,再苦也不能苦孩子。”担负着孩童保育工作的索朗曲珍乐呵呵地说。
墨竹工卡县日多乡人大主席旦增措姆告诉记者:“日多乡是纯牧业乡,以前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比较艰苦,出行一般靠步行或骑马,去一趟县里就需要两三天。近年来,随着发展进程不断加快,日多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居民群众随着收入增加,纷纷购买了小轿车,一些有经济头脑的居民开办了小茶馆、商店、旅馆、蔬菜水果店等。如今,百姓的生活用品在乡里就能买到,全乡年人均纯收入达到了3.5万元。”
索朗塔杰、卡宗、索朗曲珍的幸福生活仅是日多乡发展变化的一个缩影。接下来,日多乡农牧民将继续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奋力奔跑、不断向前。
原文链接:http://www.xizang.gov.cn/xwzx_406/qxxw/202411/t20241106_44566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下一篇:札达县全力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
- 天下众合/中解联合解债2020-10-12
- 司法反腐力度空前:昨天2020-07-15
- 广东省民政厅关于开展规2021-03-27
- 湖南出台深化整治形式主2020-05-12
- 重庆开设纪检监察干部培2020-05-12
- 法治宣传志愿服务进社区2020-05-13
- “鹿角巷”奶茶引发多起2020-05-13
- 居委会主任贪污,被判死2020-07-15
- 中国—阿联酋旅游合作论2020-07-17
- 广州鱼珠隧道首节沉管顺2025-09-22
- 阳泉市市场监管综合行政2025-09-22
- 探访第十五届智慧城市与2025-09-22
- 新技术有望显著降低手性2025-09-22
- 新华全媒+丨服贸会上的2025-09-22
- 新华社权威速览·非凡“2025-09-22
- 善治舆情是硬功夫2025-09-22
- 修炼舆论监督硬功夫,架2025-09-22
- 关于印发吕梁大武机场净2025-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