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社会资讯网!
当前所在:首页 >关注民生> 家庭教育特派员为爱赋能

家庭教育特派员为爱赋能

时间:2024-11-05 05:17:47 来源:福建省人民政府 作者:佚名

  今年初,省妇联牵头联动相关部门,在全国率先探索开展向社区(村)选派家庭教育特派员工作,推动解决城乡家庭教育工作区域发展不平衡、社区(村)家庭教育资源不足等问题。

  目前,全省已选派超过3万名家庭教育特派员进驻1.3万多个社区(村),实现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广泛覆盖。

  将服务送到亲子身边

  据了解,各地妇联联动各方按照“专业选派+特色选派+就近选派”的原则,选出一批富有家庭教育专业知识和指导经验的人员组成特派员队伍,通过家长“点单”、社区(村)“下单”、指导服务中心“派单”、家庭教育特派员“接单”、县级及以上妇联“评单”的方式,将优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精准送进家庭。

  每天下午4点后,福安市甘棠镇的贤善书屋就会陆陆续续进来很多孩子。今年7月,福安市家庭教育特派员在这里开设亲子阅读公益课,通过亲子共读的方式,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和阅读能力的提升,同时加深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在阅读中帮助家长解决家庭教育的困惑。

  “小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培养是很多家长一直关心的重点。我们通过乡贤联系,由社科院大学的在校学生以线上支教的形式为甘棠的孩子们上阅读课和写作课。”陈琳是贤善书屋的负责人,也是福安市家庭教育特派员。在她的积极促进下,阅读写作课成为常态化课程,受到了家长学生的一致好评。

  “课上有互动,全程有趣、轻松,孩子们不会的问题老师及时解答。课后作文由社科院大学的学生给他们批改、点评,实实在在地帮助孩子提升写作水平。”家长王云丹说,自己的孩子苏佳琳就读于甘棠中心小学五年级,到书屋学习后,在写作和人际交往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

  与此同时,陈琳通过“点单送教”的模式,开设家长读书会等特色课程,助力提升家长的家庭教育素养与能力水平。贤善书屋还组织感兴趣的家长参加青春期教育初级师资培训和儿童阅读指导师培训。“每周都有老师辅导案例,家长们要和孩子一样要完成课后作业、写结业论文。”陈琳介绍。

  守护孩子健康成长

  近日,家庭教育特派员、漳州城市职业学院副教授汤云珠走进南靖县和溪中心小学,以《听,花开的声音》为题,从热播的“鸡娃”电视剧切入,详细讲解了家庭教育的困惑、原因分析及促进家庭教育和谐的有效措施等内容,指导家长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建立良好的亲子沟通方式。

  这是南靖县妇联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特派员在家庭教育中“穿针引线”作用的一个缩影。

  面对青少年成长的新特征,良好的家庭关系离不开科学的沟通方式。9月19日下午,《如何与父母更好地沟通》家庭教育公益大讲堂在南靖县山城中心小学召开,省家庭教育特派员黄家晖老师通过角色扮演、合作探究、榜样引导、头脑风暴等形式,帮助孩子们学会与父母沟通的正确方式,提升人际沟通能力,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我们组建有一支含法官、检察官、兼职心理教师、家庭教育讲师、社工等在内的‘五福南靖’特色家庭教育志愿服务队伍,共招募家庭教育特派员165名。”南靖县妇联副主席罗是超介绍,今年以来,南靖县妇联选派家庭教育特派员进校园、进社区(村),结合个人专业特长,围绕家庭教育,为家长赋能、给孩子助力,共开展亲子沟通、心理健康等家庭教育公益活动32场次,服务近1000人次。

  福建省家庭教育研究会秘书长涂少云表示,家庭教育特派员的作用就是充当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桥梁,有利于打通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家庭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一起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南平市延平区职业成人教育中心教师高富玉,今年被聘为家庭教育特派员后,她发动436名有科学理念、热心公益的心理学、教育学、医学等专业能手加入家庭教育特派员工作队伍中。

  今年暑假,高富玉带领家庭教育特派员团队深入延平区806户家庭开展“家教爱心敲敲门”行动,通过“点对点”入户,提供个性化的家庭教育指导。(记者 庄严 通讯员 雷津慧 杨敏)


原文链接:http://www.fujian.gov.cn/xwdt/mszx/202411/t20241104_6557394.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
[关闭][返回顶部]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社会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社会资讯网 shzxl.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49160号-29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联系电话:010-53386795 13366461258 010-56278284 13391776757 010-56232582  
监督电话:186108229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