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创新推出“文化村长” 选聘文化文艺人才下沉村居
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山在全省创新推出“文化村长”进村居行动,选聘一批文化文艺人才下沉到村居,赋能“百千万工程”,共促乡村文化繁荣,推动村民从“富口袋”向“富脑袋”转变。
自“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中山积极引导文化文艺人才扎根乡村,力求守住乡村文化根脉,培育向上向善、刚健朴实的文化气质。近日,该市公布了“文化村长”首批市级试点村(社区),通过市、镇、村联动,带动文艺、文旅、社科、文化数字化领域人才下沉乡村,发展文学、艺术、乡村电商、农文旅等文化项目,培育一批文化品牌。
中山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文化文艺人才下沉乡村,将坚持需求导向,根据镇街、村(社区)的资源禀赋,分类施策,推行群众“点单”、文化“上菜”,整合市、镇两级文化资源,建立“文化菜单”资源库,实施互动式、菜单式服务。
小榄镇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山探索“文化村长”模式的先行者。作为工业强镇,小榄率先“富起来”,去年GDP超500亿元,也孕育出一批优秀的文化人才。去年8月,小榄镇首聘“文化村长”,如今已实现29个村(社区)全覆盖。
小榄镇高沙社区有着丰富的红色记忆。中山市美术家协会雕塑艺委会主任李垚儒被聘为该社区“文化村长”,正依托当地深厚的红色文化创作立体浮雕。高沙社区党委书记谭玲颜表示,“文化村长”给社区注入了新元素,社区将以雕刻艺术为特色,打造红色文化基地和红色文旅线路,带动经济增收。
“文化村长”不仅“种文化”,也“种项目”。小榄镇西区社区“文化村长”欧洪枝是中山一家文旅公司的总经理。去年底,他租下社区内一间旧蚕室,计划打造集龙舟博物馆、蚕丝文化馆、轻餐饮于一体的文旅项目,带动社区成为新的“网红”。
在小榄镇实践的基础上,中山在全市试点推广“文化村长”模式,从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加强香山文脉保护传承、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促进文旅融合发展、培育基层人才五大方面入手,推动各镇街到2025年底形成各美其美的“文化村长”名片。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经济学研究员丁力认为,借文化人的脑袋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文化村长”值得鼓励。
原文链接:http://www.gd.gov.cn/gdywdt/dsdt/content/post_451429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天下众合/中解联合解债2020-10-12
- 司法反腐力度空前:昨天2020-07-15
- 广东省民政厅关于开展规2021-03-27
- 湖南出台深化整治形式主2020-05-12
- 重庆开设纪检监察干部培2020-05-12
- 法治宣传志愿服务进社区2020-05-13
- “鹿角巷”奶茶引发多起2020-05-13
- 居委会主任贪污,被判死2020-07-15
- 中国—阿联酋旅游合作论2020-07-17
- 广州鱼珠隧道首节沉管顺2025-09-22
- 阳泉市市场监管综合行政2025-09-22
- 探访第十五届智慧城市与2025-09-22
- 新技术有望显著降低手性2025-09-22
- 新华全媒+丨服贸会上的2025-09-22
- 新华社权威速览·非凡“2025-09-22
- 善治舆情是硬功夫2025-09-22
- 修炼舆论监督硬功夫,架2025-09-22
- 关于印发吕梁大武机场净2025-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