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社会资讯网!
当前所在:首页 >法制在线> 加快建设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和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 “双标杆”引领首都高质量发展

加快建设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和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 “双标杆”引领首都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4-10-30 09:30:39 来源:北京市人民政府网 作者:佚名

  近日,《关于北京市加快建设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的实施意见》印发。市发展改革委10月26日解读《实施意见》时表示,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将与北京正在建设的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形成“双标杆引领、双引擎驱动”,进一步推动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

  根据《实施意见》,到2035年,北京将全面建成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此前《北京市关于加快建设全球经济标杆城市的实施方案》提出,到2030北京将建设成为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

  全球趋势

  北京发展绿色经济有良好基础

  “发展绿色经济已成为全球趋势,绿色技术创新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演进。”市发展改革委主任杨秀玲解释,美国、欧盟、日本等主要经济体正在加速布局绿色经济,比如美国出台的通胀削减法案,就涉及3690亿美元能源和气候变化领域的支出。

  近年来,本市大力实施绿色北京战略,为发展绿色经济提供了良好基础和有利条件。杨秀玲介绍,过去多年,北京市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实现了十年间PM2.5浓度降幅超60%、碳排放强度降幅达50%的历史性成就,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实现了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城市更美丽。

  同时,北京市还聚集了丰富的绿色经济各类发展要素。到2023年底,全市绿色技术发明专利累计授权量达到3.3万件、年均增速13.9%。在绿色金融领域,北京市绿色贷款规模保持稳步增长,从2017年到2023年的七年间,绿色贷款规模由5956亿元增长至1.9万亿元。

  七大绿色产业

  拓展智能货运等自动驾驶应用场景

  北京冬奥同款氢燃料客车变身公交车,氢能重卡将铁路货运车厢卸下的石料运往工地,市民餐桌上的美食也经氢燃料冷链运输车送达……真正零排放的燃料电池汽车正驶入不同生活场景。

  《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强化七大战略性基础性绿色产业培育,其中首先就是先进能源产业。本市将引领化石能源转向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趋势,加快推动氢能、太阳能、风能、储能等关键技术突破和装备产业化。同时,提升氢燃料电池产业规模和技术水平,建设中远途、中重型氢能货运示范专线,推动建设一批生物质制氢中心。

  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方面,《实施意见》提出,大力发展融合高级别自动驾驶技术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本市将以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为引领,完善车路协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拓展智能货运、场站接驳、道路清扫等自动驾驶应用场景;以整车企业智能网联新能源转型升级需求为牵引,打造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新能源整车“智造工厂”。

  五大标杆工程

  城市更新中将全面融入绿色发展理念

  《实施意见》提出,将有序组织实施绿色技术创新、绿色产业培育、绿色宜居城市建设、绿色文化涵育、绿色合作共建共享五个方面的标杆引领工程,确保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建设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绿色宜居城市建设方面,将推动首都花园城市建设,在城市更新中全面融入绿色发展理念,加快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建设,推动能源系统绿色低碳智慧转型,完善再生水输配工程,提高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加强京津冀晋蒙等区域绿电合作。

  绿色合作共建共享方面,将推动北京城市副中心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加强与河北雄安新区绿色发展城市典范、中新天津生态城合作联动,积极融入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与国际友好城市绿色交流合作。(曹政)


原文链接:https://www.beijing.gov.cn/ywdt/gzdt/202410/t20241028_392863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
[关闭][返回顶部]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社会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社会资讯网 shzxl.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49160号-29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联系电话:010-53386795 13366461258 010-56278284 13391776757 010-56232582  
监督电话:186108229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