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社会资讯网!
当前所在:首页 >法制时评> 大漠长河沧海桑田 塔河明珠日新月异

大漠长河沧海桑田 塔河明珠日新月异

时间:2024-10-16 06:13:23 来源: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作者:佚名

  

  一师阿拉尔市城区鸟瞰(资料图片)。

  

  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新疆兵团阿拉尔医院,医生实施全球首例5G超远程国产机器人肝脏切除术(资料图片)。

  

  新疆宇欣新材料有限公司自动包装车间一角(资料图片)。

  

  9月25日,一师十六团400亩蟹塘喜获丰收,工人进行螃蟹捕捞作业。2023年,一师阿拉尔近万亩池塘水域共产出各类水产品10038吨,实现产值2.62亿元。

  

  在阿拉尔钵施然农业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新下线的采棉机整装待发(资料图片)。

  七十载风雨兼程,岁月如歌;七十载砥砺前行,铸就辉煌。

  今年是兵团成立70周年。70年来,一师阿拉尔市广大干部职工群众牢记嘱托,忠实履行党中央赋予的职责使命,全面深化改革,积极融入和服务兵团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不断取得新成就、展现新风貌,在大漠中建起了一座被誉为“塔河明珠”的军垦名城。

  让大漠变绿洲,将荒原变良田,在戈壁建花园。70年来,一师阿拉尔市建成了全国重要的优质棉生产基地、兵团最大的特色林果种植基地,拥有阿克苏阿拉尔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阿拉尔经济技术开发区、阿拉尔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等“国字号”平台,打造纺织服装、绿色食品加工、精细石油化工等现代产业体系,生产总值由1953年的不到355万元增长到2023年的422.35亿元,位列全国县域经济投资潜力百强县市第30名、西部百强县第56名。

  壮大实力 现代农业提质增效

  距离阿克苏市60多公里的沙井子,是一师一团所在地,曾是一片荒凉的沙漠。1949年,军垦战士们历尽艰辛,开始在这片土地上修建著名的八一胜利渠。

  1954年8月1日,八一胜利渠顺利竣工,可灌溉农田面积40万亩,让沙井子这片曾经的不毛之地连续多年获得粮棉大丰收。1957年,沙井子垦区相关团场又开挖了总长为524公里的排渠。1958年,军垦战士们集中力量在塔里木河上游两岸新建团场,修建塔北、塔南两条总干渠,解决了塔里木垦区引水灌溉问题。据统计,当年,建设者们在沙井子等地开垦耕地超过百万亩,为屯垦戍边事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一师阿拉尔市坚持“稳粮、优棉、强果、兴畜、创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思路,今年种植粮食作物84.9万亩,落实麦后复播玉米“2吨田”1.1万亩;棉花种植面积达到203万亩,全面推广“干播湿出”等技术,提升棉花产量与品质;创新性采用“棉花+孜然”套种模式,推广“两年三熟”“两年四熟”套种小茴香面积100万亩,为职工增收开辟新渠道;林果业种植面积102.5万亩,果品产量稳定在220万吨左右;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社+职工”等利益联结机制,让种植户分享更多的产业链收益。

  一师阿拉尔市还高标准规划建设阿拉尔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构建师、团、连三级冷链物流体系,截至目前拥有冷链仓储企业79家,建成冷库739座,库容达34.95万吨,为职工群众提供农产品采购、田头预冷、低温加工、冷藏保鲜等服务,使种植户储运成本大幅降低,实现农产品错峰销售、保价溢价。

  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今年截至目前,一师阿拉尔市水产养殖面积9.13万亩,水产品总产量10432吨,同比增长16.7%,实现渔业总产值26253万元,同比增长25.3%。

  利用科技力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一师阿拉尔市建成高标准农田249万亩,谋划千万元以上农业项目18个,总投资33.6亿元,建成全疆首家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红枣)、兵团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5家,培育出产值50亿元的团镇6个、亿元产值连队100个,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集聚产业、促进职工群众增产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转型升级 工业经济量质并举

  70年来,一师阿拉尔市工业发展实现了从无到有、迈向现代工业阶段的跨越。

  据统计,截至2023年年底,一师阿拉尔市18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46.7亿元,较上年增长21.4%,其中,纺织产业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20.4亿元,较上年增长56.4%,多项工业品产量居全疆前列。工业加快步入智能化生产时代,实现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稳定师市经济大盘提供了有力支撑。

  党的十八大以来,一师阿拉尔市以新型工业化为主线,突出“全产业链、高附加值”导向,着力抓龙头、铸链条、强产业,大力发展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绿色化工三大产业。2024年,该师市纺锭规模达到309万锭,粘胶纤维产能达34万吨,聚酯长丝产能达30万吨。

  新兴工业产业驶入快车道。目前,一师阿拉尔市已建成12万吨烧碱、12万吨PVC、15万吨乙二醇、30万吨聚酯纤维、18万吨尿素等产能,形成电石—烧碱—PVC产业链、天然气—合成氨—尿素产业链、天然气—乙二醇产业链,化工与纺织耦合发展进程加快;采棉机械、智能机械等新型、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提速,“专精特新”水平不断提升;新材料产业体系不断完善,EPS模块预制、甘草制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超30%,生物医药产业链进一步延伸。

  优化结构 三产融合活力绽放

  金秋十月,位于一师阿拉尔市的南疆农副产品集散中心一片繁忙景象。该中心总投资约10亿元,致力于打造一站式供应基地,为师市服务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党的十八大以来,一师阿拉尔市大力推进三产发展,围绕开发文旅新产品、挖掘文旅新热点、整合文旅新线路,带动文化旅游消费,推动各团镇围绕“一连一品”制定旅游发展规划,全力打造集休闲农业、观光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乡村旅游中心连队。目前,该师市拥有旅游景点16个,其中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2个,3A级景区3个。

  近年来,一师阿拉尔市全面开展塔克拉玛干·三五九旅文化旅游区、睡胡杨谷等景区旅游产品开发、运营、管理、营销、品牌创建等工作,着力提升“闪耀明珠”项目实施质量,助推新疆塔里木文旅集团发展壮大,成功举办十六团塔河源荷花文化旅游节、九团七彩·疆南民俗文化旅游节、七团端午龙舟赛等文旅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打卡。

  2023年,一师阿拉尔市获得兵团级以上文旅评定品牌9个,其中国家级3个,品牌创建数量和质量创师市新高。今年,该师市向获奖单位兑现兵团品牌创建奖补资金330万元,兑现师市旅游品牌奖补资金1210万元,积极谋划A级景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星级饭店、农家乐等6大类19项旅游品牌创建项目。

  推动“引客入阿”项目向纵深发展。近年来,浙江杭州直飞阿拉尔、浙江台州直飞阿拉尔包机相继通航,台州杨梅等农产品“坐”着飞机直达阿拉尔,“军垦名城阿拉尔号”身着“新疆兵团在哪儿 首站一师阿拉尔”的彩绘往返杭州、阿拉尔之间,台州万人游阿拉尔活动已成为连接台州与阿拉尔的文旅“金名片”;聚焦引流,进一步扩大“引客入阿”项目奖补范围和支持力度,金色沙漠游、多彩民俗游等旅游精品线路得到优化。

  2024年,一师阿拉尔市大力推动扩内需、促消费政策落实落细,消费需求持续释放,市场活力不断迸发,实现文旅深度融合、城乡一体发展,“大商贸、大物流、大流通”的产业格局加快形成,服务业进一步成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改善民生 提升职工群众获得感

  2012年以来,一师阿拉尔市持续开展各类招聘活动,加大促进就业工作力度,根据“10+N”公共就业服务计划安排,实现月月有招聘、服务不断线的工作目标,每年举办“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月”“金秋招聘月”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招聘活动,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2023年,一师阿拉尔市举办的各类招聘会累计吸引589家企业参会,提供就业岗位7016个,达成就业意向4715人。

  坚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按照学前教育优质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普通高中优质特色的发展思路,一师阿拉尔市推动优质教育资源下沉,打造师团两级教育体系,进一步增强职工群众教育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充分利用现有校舍资源,改扩建教学楼,建设新校区,让不同区域的学生实现就地就近上学;统筹打造“名师工作室”,推动各学校涌现出一批优秀教师、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和教学新秀,促进学校教学水平得到整体提升。

  全面实施健康师市建设行动。一师阿拉尔市以一师医院、阿拉尔医院两大“医共体”为突破口,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医院医疗服务能力,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实现了“技术服务提上来、优质资源沉下去、医疗成本降下去”的目标;加快打造区域医疗高地,推动2家师市医院成功创建为三级甲等医院;持续改善医疗卫生单位基础设施设备条件,加快推进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新疆兵团阿拉尔医院等重点项目建设;重视学科建设,自2017年以来,新增邵医专家门诊和特色专科门诊23个;加快推进新技术新项目广泛应用,不断增强本土医疗机构造血能力,2022年8月至今,累计实施以5G超远程机器人手术为代表的各类新技术新项目130余项,填补疆内医疗技术空白12项。

  70年砥砺奋进,一师阿拉尔市各族干部职工群众始终牢记使命、继往开来,书写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发展篇章,创造出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站在新起点,一师阿拉尔市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兵团党委八届八次全会部署,勇当兵团高质量发展排头兵,为把兵团建设得更强大更繁荣作出积极贡献。

  


原文链接:http://www.xjbt.gov.cn/c/2024-10-10/8361731.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
[关闭][返回顶部]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社会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社会资讯网 shzxl.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49160号-29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联系电话:010-53386795 13366461258 010-56278284 13391776757 010-56232582  
监督电话:186108229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