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区园林绿化局启动北京本土鱼类种群恢复项目 三山五园水域重现“鱼翔浅底”
2024年春季,区园林绿化局启动了北京本土鱼类种群恢复项目,在玉东郊野公园等地水域采用“综合立体生物投放”策略,投放了上万尾鱼苗,经过5个月的监测,该项目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这些水域重现“鱼翔浅底”的景象。
“曾经,河流湖泊清澈见底、鱼虾成群,是人们心中美好的记忆。然而,随着快速城市化和环境变迁,水域的生态平衡受到了挑战,生物多样性遭受了损失,许多曾经常见的鱼类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里。”区园林绿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为了重现“鱼翔浅底”的美好画面,进一步提升三山五园地区的生态环境,区园林绿化局在2024年春季启动了北京本土鱼类种群恢复项目。项目采用了“综合立体生物投放”策略,以高体鳑鲏(俗称“火鳞片”)为主要恢复对象,并辅以䱗条、麦穗鱼、泥鳅、棒花鱼、圆顶珠蚌等多种生物的投放,旨在促进区域生物多样性的提升和生态系统完整性的提高。
2024年4月,区园林绿化局首次在玉东郊野公园开展“玉东郊野公园水生态系统提升项目”生物引入工作以来,海淀区在三山五园地区陆续实施“综合立体生物投放”等一系列生态修复工作。“在‘综合立体生物投放’等一系列生态修复措施下,两山公园、北坞公园等三山五园地区公园的水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得到了改善。”区园林绿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5个月的监测结果显示,该项目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水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得到了提升,水生态系统也随着生物的投放而得到了改善。
区园林绿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在三山五园地区实施的‘综合立体生物投放’等一系列生态修复工作,营造出多样的环境,不仅吸引了更多生物的栖息,也促进了生态系统的逐步完善。”
区园林绿化局工作人员还通过水下摄影机进行拍摄,从镜头中可以看到,两山公园的湖泊水体清澈,一条条鳑鲏成群结队地自由游弋,在摇曳的水草中穿梭。生态监测数据显示,新增的高体鳑鲏和其它本土生物对环境适应良好,存活率高。
目前,恢复的多生态位鱼类和大型底栖动物丰富了食物网的生物组成,使食物网结构更加稳定,同时为水鸟提供了食物资源,吸引更多的水鸟栖息于此,如凤头䴙䴘、小䴙䴘、池鹭、大白鹭、夜鹭等水鸟的频频光临,意味着三山五园地区不仅有良好的栖息地,还有丰富的食物,整个区域生物多样性向好。
原文链接:https://www.beijing.gov.cn/ywdt/gqrd/202409/t20240910_382772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天下众合/中解联合解债2020-10-12
- 司法反腐力度空前:昨天2020-07-15
- 广东省民政厅关于开展规2021-03-27
- 湖南出台深化整治形式主2020-05-12
- 重庆开设纪检监察干部培2020-05-12
- 法治宣传志愿服务进社区2020-05-13
- “鹿角巷”奶茶引发多起2020-05-13
- 居委会主任贪污,被判死2020-07-15
- 中国—阿联酋旅游合作论2020-07-17
- 李强会见朝鲜外相崔善姬2025-09-30
- 全国政协办公厅 中共中2025-09-29
- 李强出席第80届联合国2025-09-29
- 智启办公新篇章,生态驱2025-09-28
- 2025年度全区住房城2025-09-28
- 丁薛祥同俄罗斯副总理诺2025-09-28
- 最高法召开深入推进党的2025-09-28
- 麦乐多乡村振兴板块圣桃2025-09-26
- 专访深圳市马歇尔健康产2025-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