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周科技小院模式有了“国际版”
中国农业大学与马拉维科技大学签约共建科技小院非洲中心
曲周科技小院模式有了“国际版”
河北日报讯(记者冯阳、刘荣荣)能有效解决小农户生产难题的曲周科技小院模式,有了“国际版”。9月5日,在北京举办的中非大学联盟交流机制工作年会上,中国农业大学和马拉维科技大学签订合作协议,共建科技小院非洲中心,借鉴科技小院在中国的运行模式,指导推动非洲科技小院建设,丰富非洲农民的“粮袋子”。
科技进步难以转化为小农户的生产力和收益,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在非洲尤其明显。中国农业大学在河北曲周创新探索科技小院模式,为破解这一难题提供了“中国方案”。
“2019年开始,我们以曲周实验站为基地,开展中非科技小院项目,为非洲12国培养了91名农业人才。”中国农业大学中非科技小院班负责人焦小强介绍。
科技小院非洲中心有啥作用呢?
“曲周实验站+科技小院构成了曲周科技小院模式,实验站统筹、管理、服务十多个科技小院,是小院运行的枢纽。”焦小强说,目前,非洲已建立多个科技小院,科技小院非洲中心将承担起这些小院运行的枢纽作用,进行集中培训、学术交流等。但这个“国际版”不同于曲周的是,它服务于非洲多个国家,是一个多主体共同参与的创新平台。
在曲周,每年春季开学,一批又一批“洋学生”来到这里,与农民同吃同住,研讨交流农业技术。
“在中国,我学习到制作肥料、改良土壤等一系列实用技术,还学会了怎样和农民打交道。”来自马拉维的2022级留学生非里告诉记者。
2023年11月,马拉维新建3个科技小院,非里和他的5名同学从中国学习归来,入驻小院。
面对严重干旱等挑战,非里指导科技小院合作农户选择耐干旱的玉米品种,施用堆肥。今年,3个科技小院90个合作农户种植的玉米喜获丰收,平均产量达到每公顷8吨,比往年增长了3倍。
实实在在的数据证明,“曲周经验”在非洲初显成效。
“联合国粮农组织连续四年向全球推广科技小院模式。这种模式大大促进了马拉维小农户增产增收,受到热烈欢迎。”签约结束后,马拉维科技大学副校长威尔逊·曼达拉说,他们将与中国农业大学开展更加广泛的合作。
根据合作协议,中马双方将依托科技小院非洲中心,聚焦粮食安全等问题,加强科研攻关和社会服务,打造农业高产与资源高效利用示范区。
谈及未来,焦小强充满期待:“今年11月,10多名留学生将返回非洲,建设科技小院。科技小院非洲中心成立,对于在全球推广科技小院模式具有里程碑式意义,中国的创新经验将服务更多非洲小农户,让更多人吃上饱饭。”
原文链接:http://www.hebei.gov.cn/columns/580d0301-2e0b-4152-9dd1-7d7f4e0f4980/202409/06/a1592d11-5a98-4aef-a805-1eafbfb95c1a.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天下众合/中解联合解债2020-10-12
- 司法反腐力度空前:昨天2020-07-15
- 广东省民政厅关于开展规2021-03-27
- 湖南出台深化整治形式主2020-05-12
- 重庆开设纪检监察干部培2020-05-12
- 法治宣传志愿服务进社区2020-05-13
- “鹿角巷”奶茶引发多起2020-05-13
- 居委会主任贪污,被判死2020-07-15
- 中国—阿联酋旅游合作论2020-07-17
- 李强会见朝鲜外相崔善姬2025-09-30
- 全国政协办公厅 中共中2025-09-29
- 李强出席第80届联合国2025-09-29
- 智启办公新篇章,生态驱2025-09-28
- 2025年度全区住房城2025-09-28
- 丁薛祥同俄罗斯副总理诺2025-09-28
- 最高法召开深入推进党的2025-09-28
- 麦乐多乡村振兴板块圣桃2025-09-26
- 专访深圳市马歇尔健康产2025-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