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小麦产业引发学界广泛关注,下一步怎么发展?
石榴云/新疆日报讯(记者 刘毅报道)8月16日,在乌鲁木齐开幕的第十二届全国小麦基因组与分子育种大会上,新疆小麦产业发展引起参会人员的广泛关注。与会专家深入探讨,为促进形成新疆小麦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积极建言献策,为新疆小麦产业发展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来自80多家国内顶尖大学、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和国内知名生物技术企业代表共700余人参加本次大会,就小麦遗传育种与产业化、小麦基因组学、小麦种质资源等研究领域前沿课题展开研讨。
8月16日,第十二届全国小麦基因组与分子育种大会在乌鲁木齐开幕。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刘毅 摄
新疆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拥有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优势。近年来,新疆锚定打造全国优质农牧产品供给基地战略定位,通过调优种植结构、挖掘耕地潜力等办法,连续3年提高粮食产能,小麦单产已连续6年实现增长。
“新疆粮食生产能力实现显著提升,生物育种将是未来产业发展的突破方向。”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说,新疆小麦种植历史悠久,产量高、品质优,也面临高温、干旱、盐碱化等自然条件的挑战,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优质小麦新品种,对于提升小麦产业整体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希望新疆能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广泛开展合作交流,加快品种创新,在小麦产量潜力、综合抗性、水分利用效率和抗病虫性方面取得更大突破,不断提高小麦基础研究领域科研水平。
“这是新疆农业科研单位首次联合承办国家级小麦育种学术会议。”新疆农业科学院核技术生物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张跃强说。
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刘录祥认为,本次大会全面展示了我国在小麦基因组学和遗传育种领域的最新成果,对推动未来的基础研究和育种工作具有深远影响。他希望,新疆持续加强在生物育种研究领域的投入力度,在人才培养、团队建设、条件平台等方面出台具体措施,加快相关技术集成应用,实现分子育种与常规育种紧密结合,以创新品种优势引领小麦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国家的粮食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原文链接:https://www.xinjiang.gov.cn/xinjiang/bmdt/202408/a50b043c83294a9596a8d0fc24f05158.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新疆布局建设16个区域物流枢纽
下一篇:“乡村著名在行动”(八)
- 天下众合/中解联合解债2020-10-12
- 司法反腐力度空前:昨天2020-07-15
- 广东省民政厅关于开展规2021-03-27
- 湖南出台深化整治形式主2020-05-12
- 重庆开设纪检监察干部培2020-05-12
- 法治宣传志愿服务进社区2020-05-13
- “鹿角巷”奶茶引发多起2020-05-13
- 居委会主任贪污,被判死2020-07-15
- 中国—阿联酋旅游合作论2020-07-17
- 广州鱼珠隧道首节沉管顺2025-09-22
- 阳泉市市场监管综合行政2025-09-22
- 探访第十五届智慧城市与2025-09-22
- 新技术有望显著降低手性2025-09-22
- 新华全媒+丨服贸会上的2025-09-22
- 新华社权威速览·非凡“2025-09-22
- 善治舆情是硬功夫2025-09-22
- 修炼舆论监督硬功夫,架2025-09-22
- 关于印发吕梁大武机场净2025-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