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明珠”焕新颜 “未来之城”添魅力——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见闻
新华社石家庄8月15日电 题:“华北明珠”焕新颜 “未来之城”添魅力——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见闻
新华社记者齐雷杰、苏凯洋
白洋淀上承九河、下注渤海,由140余个淀泊和3700余条沟壕组成,是华北地区十分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被誉为“华北明珠”。
夏末秋初,白洋淀畔,碧波千顷水连天,微风拂过苇摇曳。在白洋淀燕南堤的木栈道上,游客们纷纷驻足流连,一边嗅着风中阵阵荷香,一边遥望天边飞翔的群鸟。
然而,就在几年前,燕南堤所在的烧车淀区域还是一派水体污浊、生物锐减、沼泽化严重的破败景象。
“何止是烧车淀啊,我印象中,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整个白洋淀都处于缺水的状态。有水的时候,生态环境也不好,鱼和鸟都明显少了。”在淀区深处长大的安新县赵庄子村村民赵雁林说。
多年来,由于流域内工农业迅速发展,淀中村人口大幅增加,各种点源、面源污染不断增多,白洋淀一度面临“垃圾围湖、污水横流”的困境。由于缺少上下游协同防护,处于“九河下梢”的白洋淀成为上游污水汇聚地,“华北明珠”黯然无光。
变化发生在雄安新区设立后。
“从2019年开始,我们先后实施了四期清淤工程,累计清除污染底泥约2500万立方米,处理污染塘水超过2200万立方米。”中国雄安集团生态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水利水环境事业部部长朱宝锋说,如今,燕南堤成了网红打卡点,这就是白洋淀生态清淤工程的重要成果之一。
游船在白洋淀上航行。新华社记者 齐雷杰 摄
与此同时,“百淀连通”工程让140余个淀泊连通起来,增强水体自净能力;累计治理鱼塘567个,累计退耕还淀18.68平方公里,扩增淀泊水面约21平方公里……
经过系统性治理,一度蒙尘的“华北明珠”终又重放光彩。
作为“生态试纸”,鸟类种群数量的大幅增加成为白洋淀生态持续向好的直观表现。目前,白洋淀野生鸟类种群数量已达286种,较雄安新区设立前增加了80种,白洋淀再次成为“鸟类天堂”。
今年4月开放的白洋淀鸟类科普馆,每天都会迎来大批观众。在讲解员的讲解声中,大家通过鸟类仿真模型、互动触摸屏等设备获得沉浸式体验,感受保护野生鸟类资源的重要意义。
“白洋淀划定了9个鸟类栖息地,严控人类活动干扰鸟类正常生活。栖息地中安装了智慧监测系统,可以实时记录鸟类活动情况。”安新县自然资源局鸟类监测站巡查员赵克俭说,淀边还有大批的爱鸟护鸟志愿者按时巡护,及时救助受伤鸟类。
年过六旬的朱阁花,是安新县端村镇大淀头村土生土长的渔民。谈到近些年白洋淀的变化,她打开了话匣子,“祖祖辈辈都生活在淀边儿,我对这片水感情很深。这些年水清了、鱼多了、鸟来了,我这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如今的白洋淀,水草葳蕤、淀阔水清,映照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底色,也给“未来之城”雄安新区的城市魅力持续增色。
原文链接:http://www.hebei.gov.cn/columns/580d0301-2e0b-4152-9dd1-7d7f4e0f4980/202408/16/984adc17-6fb6-4443-807a-8d38e887543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天下众合/中解联合解债2020-10-12
- 司法反腐力度空前:昨天2020-07-15
- 广东省民政厅关于开展规2021-03-27
- 湖南出台深化整治形式主2020-05-12
- 重庆开设纪检监察干部培2020-05-12
- 法治宣传志愿服务进社区2020-05-13
- “鹿角巷”奶茶引发多起2020-05-13
- 居委会主任贪污,被判死2020-07-15
- 中国—阿联酋旅游合作论2020-07-17
- 自治区民政厅对新疆闻道2025-11-21
- 2025年度中国社会出2025-11-21
- 2025年天津市居家适2025-11-21
- 河南省民政厅公布2022025-11-21
- 黔西南州启动“寒冬送温2025-11-21
- 移风易俗 绿色殡葬|《2025-11-21
-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政厅 2025-11-21
- 聚合力 强专业 护童心2025-11-21
- 智慧养老在浦东:一张智2025-1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