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科研团队齐聚通州国际种业科技园 3万亩育种基地做强“农业芯片”
1000亩新品种展示基地、3000亩生物育种试验示范基地、3万亩育种基地……在通州区,肥沃的土地得到科技赋能,不断育出数智农业成果。在日前举行的市科协智库通州行上,通州区于家务乡副乡长苏永恒介绍,该乡正在向本市首个以整乡推进模式建设高标准农田的乡镇迈进,随着北京城市副中心农业相关支持政策的出台,“种业之乡”将迎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于家务乡农业用地5.8万亩,占全乡面积的60%,具备发展现代种业的先天优势。苏永恒介绍,在这里,农业不再是传统“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模样,自动化的温室控制系统、毛细化灌溉、数字孪生的生产环境……历经十余年的发展,已有70余家高校、科研院所和国内外知名企业的科研团队,在于家务国际种业科技园区集聚。
育种共性技术服务平台是本市首家获得中国合格种子质量检验机构认证的第三方机构,农作物育种加速器平台集“作物加代、基因型检测、表现型采集”于一体,田间全过程服务平台提供农机作业、植保作业、水肥管理等全过程专业化服务。为推动农业育种加速,园区搭建起5个服务平台,推动种业这一“农业芯片”加速进化。
据介绍,2023年于家务乡已建成3600亩高标准农田,2024年将继续建设1.7万亩高标准农田,逐步实现全乡70%以上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苏永恒表示,届时,该乡将成为本市首个以整乡推进模式建设高标准农田的乡镇。以此为基础,大量农业企业落户“种业之乡”,方圆平安豆芽厂为本市提供70%以上的豆芽菜,花仙子已发展成为北方最大鲜花育种基地,京研益农的蔬菜品种在北京市场占有率高……
京津、京沪、首都环线3条高速穿乡而过,让于家务乡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节点之一。在本次活动中,天津武清、河北廊坊、河北唐山等地的农业主管部门也到会分享了发展经验。无人车可以自动巡检菜地果园,农户通过手机软件就能查看大棚内温湿度等数据,奶牛养殖能精准饲喂、产奶自动计量……智慧农业的发展,让京津冀地区在农业数据实时监测、设施设备智能控制、自动化精细化种养等方面取得了诸多成绩。
“其实早在20年前,我们就围绕京津冀地区,提供环京一小时物流圈的数字化应用,近年又持续协助北京市建设乡村振兴大数据平台。”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数据科学与农业经济研究所所长于峰说,在推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要在农业产业数字化、种业数字化、养殖数字化等方面,持续发挥数据要素的作用,为乡村振兴奠定数据基础。(刘苏雅)
原文链接:https://www.beijing.gov.cn/ywdt/gzdt/202408/t20240811_377132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天下众合/中解联合解债2020-10-12
- 司法反腐力度空前:昨天2020-07-15
- 广东省民政厅关于开展规2021-03-27
- 湖南出台深化整治形式主2020-05-12
- 重庆开设纪检监察干部培2020-05-12
- 法治宣传志愿服务进社区2020-05-13
- “鹿角巷”奶茶引发多起2020-05-13
- 居委会主任贪污,被判死2020-07-15
- 中国—阿联酋旅游合作论2020-07-17
- 湖南省民政厅党组书记曹2025-11-15
- 阳泉市民政局组织召开全2025-11-15
- 市民政局举办2025年2025-11-15
- 太原市老龄健康事业服务2025-11-15
- 精神洗礼!这场专题宣讲2025-11-15
- 倒计时3天!“巴渝工匠2025-11-15
- 大渡口区:“老有颐养”2025-11-15
- 我省完善“身后一件事”2025-11-15
- 救助+就业!市救助站畅2025-1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