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冷古文字正在国博“活”起来

“秦公簋”器身铭文数字拓片效果与传统拓片近同。
作为我国首批古文字工程协同攻关创新平台单位,国家博物馆近日一口气发布10个新成果,涵盖馆藏文物整理、数字化平台建设等多个领域。高冷的古文字,正在变得生动可亲。
国博收藏着很多纹饰精美、铭文内容丰富的青铜器。按照传统工艺,需要通过捶拓才能准确获得这些传承数千年的信息,过程中难免损伤文物本体。
历时3年有余,国博利用数字化手段,实现无损读取铭文等关键信息,并尝试制作文物数字化拓片。研究团队以“秦公簋”等铭文铜器三维数据为实验对象,成功获得了曲面文物的数字拓片。经评估,数字拓片清晰、准确,与传统捶拓形成的拓片近同。
国博还设计并投用多个古文字数据检索平台,打通读取古文字“最后一公里”。
甲骨文记载,晚商王朝经常在其西部边境——今晋南地区,与“工方”“鬼方”等势力争斗。但这一区域发现的晚商遗存较少,难以支撑学术界对于古文字记载相关历史的深入研究。最近几年,国博考古解开谜团,成为古文字与考古发现互证的生动实践。
公众也参与了这场考古发掘过程。2023年夏季,国博考古院、社会教育部与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灵石县文管所合作,开展成人考古研学活动,在山西灵石旌介晚商墓地周边开展调查,发现房址等遗迹。
灵石旌介墓葬区域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已找到,但古人生活区在哪,一直没有定论。著名考古学家李伯谦曾呼吁大家寻找该墓地对应遗址。此次研学调动社会力量有序参与考古工作,基本搞清了灵石旌介遗址晚商遗存的分布范围。
在国博,古文字拍短视频、演话剧、直播连麦,非常City(时髦)。赶上春节假期,国博古文字还会通过微信“拜年”。国博社会教育部工作人员说:“我们制作的古文字主题动画短片、真人课本剧、微视频等,线下覆盖北京、新疆等地学生,线上点击量破百万人次。”
50余款古文字文创上新,销售额已超2600万元。每一款文创产品都经过古文字专家严格把关。其中,主题为“博物馆里有条龙”的龙年日历,解读和文物有关的汉字,上市不久便销售一空。
国博还开展了馆藏甲骨文、商周秦汉金石拓片整理,甲骨、商周秦汉金石拓片系统整理和研究等。《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研究丛书·玺印卷》已经出版,古文字爱好者的“工具书”不断扩容。(刘冕)
原文链接:https://www.beijing.gov.cn/fuwu/bmfw/sy/jrts/202408/t20240812_377136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天下众合/中解联合解债2020-10-12
- 司法反腐力度空前:昨天2020-07-15
- 广东省民政厅关于开展规2021-03-27
- 湖南出台深化整治形式主2020-05-12
- 重庆开设纪检监察干部培2020-05-12
- 法治宣传志愿服务进社区2020-05-13
- “鹿角巷”奶茶引发多起2020-05-13
- 居委会主任贪污,被判死2020-07-15
- 中国—阿联酋旅游合作论2020-07-17
- 湖南省民政厅党组书记曹2025-11-15
- 阳泉市民政局组织召开全2025-11-15
- 市民政局举办2025年2025-11-15
- 太原市老龄健康事业服务2025-11-15
- 精神洗礼!这场专题宣讲2025-11-15
- 倒计时3天!“巴渝工匠2025-11-15
- 大渡口区:“老有颐养”2025-11-15
- 我省完善“身后一件事”2025-11-15
- 救助+就业!市救助站畅2025-1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