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社会资讯网!
当前所在:首页 >关注民生> 力量下沉,守好百姓“生命线”

力量下沉,守好百姓“生命线”

时间:2024-08-10 10:01:53 来源:福建省人民政府 作者:佚名

  基层一线是消防安全工作的主战场。作为平潭的主城区,海坛片区辖区人口众多、人员结构复杂。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海坛片区一度面临基层监管力量不足、消防监管难度大、隐患易回潮反弹等问题,现有消防力量鞭长莫及,火灾防控压力与日俱增。

  如何打通基层消防治理的“神经末梢”,让消防安全服务全面下沉?

  今年以来,平潭探索建立基层消防工作高效融合运行模式,进一步破解基层消防管理工作面临的组织分散化、能力空心化等难题,切实筑牢民生“防火墙”。

  强化监督力量

  “依姆,近期天干物燥,这些杂物千万不要堆在楼道里,很容易引发火灾!”近日,在海坛街道东门社区明珠路的一幢单元楼下,社区消防网格员翁艺芳正在开展“敲门入户”行动。

  这段时间,翁艺芳很是忙碌,她一边要抓紧时间牢记消防知识,一边还要走街串巷,检查各类消防隐患。检查啥内容?翁艺芳已是“门清儿”。“一旦发现存在违规停放电动车的情况,就要及时通知物业进行劝导或整顿。”她举例解释道,“几次巡查后,居民们都特别配合,现在大家一发现火灾隐患都会及时通知我。”

  距离群众越近,消防的作用也越大。放眼平潭,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正在给社区消防工作带来巨大变化。

  眼下,像翁艺芳这样的社区消防网格员共有61名,遍布城关23个社区、38个村居。他们熟悉社区(村居)情况,能够及时发现隐患“回潮”,最大限度将消防安全问题化解在小、化解在早。

  记者了解到,过去,区一级的消防救援支队不仅要承担日常灭火救援任务,还要肩负起安全宣传督导等任务,导致人手不足、难以调度的情况时有发生。

  着眼于解决末端力量不足,今年初,平潭着手在海坛片区试点设立片区消防科,探索用“绣花功夫”织就消防安全防护网。

  具体怎么做?通过组织架构重组等方式,片区管理局和消防部门抽调了11名消防监督员,推行“防消宣一体化”工作机制,构建片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火灾防控体系,实现各级网格员常态化开展隐患排查督改,推动基层消防治理从“单打独斗”向“多方合力”转变。

  提升服务水平

  “上一次清洗和保养油烟管道是什么时候?”“燃气报警装置能否正常使用?”“多久进行一次消防安全培训?”……就在前阵子,海坛片区消防科、执法应急局等单位组成检查组,走访一批重大火灾隐患单位和区域性火灾隐患单位。

  “此举意在通过指导服务、宣传培训、疏散演练等方式,对商场市场、公共娱乐、宾馆饭店等‘九小场所’等进行联合巡查,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实验区消防救援支队防火监督科科长林道平告诉记者,此外还创新推行“服务型执法”模式,向隐患单位发放整改告知单,督促其制定治理方案,尽快消除火灾隐患。

  得益于一系列物防、技防的手段措施,平潭城关地区各类场所的消防安全条件得到了进一步改善,累计推动住宅小区增配灭火器800具,为105户低收入群体进行居住环境消防安全改造安装,包括安装互联网烟感器、配置灭火器等。

  消防基础薄弱问题有了极大改善,消防安全意识也要跟上。

  “大家看,这就是定期检查电路的重要性!”日前,一场特别的安全警示课在海坛街道宝城小区举办,片区消防科防火监督员带领住户回访火灾现场。

  一次触目惊心的现场回顾,胜过数百次课堂说教。将警示“课堂”搬到火灾现场,消防部门通过复盘警示、技能培训等形式,为大家敲响安全用火的警钟,实现以案说法、以宣促防。截至目前,已举办了20场“一案一现场一警示”活动。

  消防安全无小事,需防患于未“燃”。开展“让消防进校园”活动、深入生产经营一线宣讲、组织消防疏散逃生演练……如今,平潭正将消防工作的触角延伸至各类人群、各个行业,不断提升消防志愿者队伍专业素质、服务能力。(记者 张哲昊 通讯员 林泽鑫)


原文链接:http://www.fujian.gov.cn/xwdt/mszx/202408/t20240808_6498442.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
[关闭][返回顶部]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社会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社会资讯网 shzxl.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49160号-29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联系电话:010-53386795 13366461258 010-56278284 13391776757 010-56232582  
监督电话:186108229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