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社会资讯网!
当前所在:首页 >关注民生> 警惕暑期瞄准未成年人的诈骗行为

警惕暑期瞄准未成年人的诈骗行为

时间:2024-08-10 09:44:49 来源:福建省人民政府 作者:佚名

  暑假期间,学生放假在家,瞄准学生群体实施诈骗的不法分子多了起来。莆田警方近日通报了多起诈骗案例,提醒学生和家长注意防范,远离诈骗陷阱。

  莆田警方介绍,7月以来,莆田市发生多起未成年人被诈骗案,涉及赠送游戏装备皮肤、冒充公检法人员、抽奖红包返现引诱等多种电信诈骗类型。

  7月9日,仙游县一名12岁的小学生陈某在一款热门游戏中认识一名网友,对方称“扫码填写游戏账号等信息,可免费领取皮肤”。其后,对方称“信息填写有问题,需扣6万元”,诱导陈某下载屏幕共享软件以“帮其解除风险”。当天,陈某用支付宝绑定父亲的银行卡,并向对方账户转账,被骗7万余元。

  7月19日,湄洲湾北岸经济开发区一名14岁的中学生林某在家玩社交软件时,有人发来私信说“可以加入追星粉丝群,并进入QQ群领取明星小卡”。林某进群后,有所谓“执法人员”在群里声称“群主有问题,要求添加律师QQ进行排查”。林某恐惧之下与“律师”进行视频通话,并用其母亲手机转账到对方账户,被骗3万元。

  7月22日,秀屿区一名15岁的中学生黄某在家中刷短视频,视频里提示“扫描二维码加好友,可转账返现赚钱”。黄某添加对方QQ好友后,在其引诱下,用父亲手机给对方账户转账19998元。之后,对方声称“黄某是未成年人,导致他们公司账户被冻结,要求配合解冻,否则其父母会被抓捕”。在对方的威胁下,黄某先后转账8笔,共计被骗11万元。

  警方提醒,家长要教育孩子增强防骗意识,告诉孩子不点击不明来历的链接和二维码,不轻信网络上的陌生人,更不要和网友私下见面;要掌握孩子注册游戏账号充值缴费等信息,合理安排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使用时间;保管好手机、银行卡等物品,不要让孩子知道锁屏密码和支付密码,并随时关注各类账户余额变动情况。一旦发现孩子被骗,要及时报警,同时注意保留证据。(记者 陈盛钟 通讯员 周彩偲)


原文链接:http://www.fujian.gov.cn/xwdt/mszx/202408/t20240809_6499767.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
[关闭][返回顶部]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社会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社会资讯网 shzxl.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49160号-29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联系电话:010-53386795 13366461258 010-56278284 13391776757 010-56232582  
监督电话:186108229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