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著名在行动”(五)
按:2024年6月,安徽省民政厅印发《关于确定省级“乡村著名行动”先行区名单的通知》,确定16个县(市、区)为省级“乡村著名行动”先行区。为推动我省“乡村著名行动”进一步走深走实,尽快取得实效,“安徽省民政厅”微信公众号“乡村著名在行动”专栏,陆续推介全省“乡村著名行动”先行区的创新做法、有益探索,供各地学习借鉴。本期推送亳州市经验做法。
“五力叠加”推动“乡村著名行动”
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根据民政部及省民政厅有关“乡村著名行动”部署要求,亳州市不断加强乡村地名建设,通过“五力叠加”推动“乡村著名行动”提质增效,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聚焦协同,三个“注重”增合力
一是注重指导,纵向深推。市县两级高度重视乡村地名建设,市民政局、市交通运输局等9部门联合制发《亳州市“乡村著名行动”助力乡村振兴实施方案》,对全市“乡村著名行动”进行部署安排,全面提升乡村地名建设水平。全市三县一区结合实际全部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并加大力度推深做实,“乡村著名行动”总体上呈现积极良好态势。二是注重完善,横向深联。注重地名协调机制完善,印发《关于调整亳州市区划与地名工作委员会组成人员的通知》。市、县两级民政部门全部健全完善地名议事协调机制。亳州市充分发挥地名管理工作协调机制作用,7月中旬组织召开了“乡村著名行动”业务培训视频会,市交通运输局、市文化旅游体育局等8家市直单位书面交流《亳州市“乡村著名行动”助力乡村振兴实施方案》贯彻落实情况,确保“乡村著名行动”任务落实落细,推动形成共同参与、协同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三是注重推进,多向深学。组织县区交流分享推进“乡村著名行动”经验举措,相互学习好经验、好做法,拓宽工作视野,改进工作方法。
聚焦队伍,四个“强化”提能力
一是强化人选标准。自“乡村著名行动”微信小程序上线以来,亳州市明确审核员标准条件,要求各县区把熟悉地名业务知识、具有数据审核完善能力的同志作为审核员,每日及时领取工单,高质量完成审核任务。二是强化调整纪律。指导县区对于审核员因机构改革、离职调岗等情况,要及时调整、补充,确保审核工作不空岗、不断档。全市目前共有10名市、县审核员。三是强化培训学习。组织召开亳州市“乡村著名行动”培训会,对《“乡村著名行动”助力乡村振兴实施方案》进行学习解读,并对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数据更新维护及“乡村著名行动”小程序信息采集开展培训,切实提升小程序数据质量。四是强化社会支持。2024年3月12日、3月23日分别在“掌上亳州”“谯城发布”发布《@亳州市民 邀您参与“乡村著名行动”》,全市居民群众只要登录小程序采集端,动动手指就可以新增、上传山水林田湖、居民点、村邮站、农家乐、采摘园等地名或兴趣点位置信息,对身边地名开展纠错。截至7月30日,总采集量5114条,位居全省前列。
聚焦宣传,三个“深化”添动力
一是深化地名普查成果转化。持续做好地名普查成果转化,完成地级亳州市成立以来首次编制的《亳州市地名录》《亳州市地名故事》,已形成《亳州市行政区划图》《亳州市城区地名图》等地名普查系列成果。同时亳州市借助自身特点,发挥本地专家特长,出版多本具有亳州特色的地名文化书籍—《亳州四名》《谯城地名传说故事》《涡阳地名故事史传》等,为赓续亳州历史人文起到积极作用。二是深化地名文化宣传。2024年2月在甲辰龙年之际,亳州市积极挖掘亳州地名里的“龙元素”,在市广播电视台走进农家栏目宣传《地名藏“龙” 蕴含美好憧憬》,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龙的热爱和龙文化中祥瑞的殷切期盼。三是深化传统村落保护。注重挖掘、保护和宣传地名文化遗产,在千年古村(落)、传统村落申报过程中注重保护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具有重要传承价值的乡村地名,不随意更改老地名。目前我市共有9个省级千年古村(落)、3座省级传统村落。在《亳州晚报》专栏分期宣传全市18个千年古镇(古村)省级地名文化遗产。
聚焦规范,三个“紧盯”增效力
一是紧盯地名标志设置。为规范地名标志设置,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市区道路命(更)名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明确市区道路命(更)名原则及要求,规范了市区道路命(更)名名称管理、命(更)名程序及应提交材料,进一步加强市区道路标志设置管护。实施路名牌规范设置提升专项行动,2023年11月至今,开展路名牌问题专项排查2次,共排查处置整改84处路名牌脱落、不规范、破损等问题。二是紧盯居民地址指导。2024年2月,亳州市印发《亳州市公安机关“一标三实”基础信息采集维护工作的指导意见》,常态化开展“标准地址、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实有单位”基础信息采集维护,做到辖区治安要素底数清、情况明、信息灵。将公安人口管理系统标准地址更新维护工作纳入新任户政窗口民警岗前培训必修内容和县级公安机关户政管理部门每月例会重要培训内容。公安派出所户政窗口新建居委会时,均要经县(分)局审核、市局审批,确保新建地址上乡镇街道、居委会、街路巷相互对应,户籍地址规范、标准、统一。2024年以来,全市共备案登记居委会56个。三是紧盯乡村水利设施名称使用。亳州市对河湖及水利工程管理范围进行划界,埋设界桩和管理公告牌,标注河湖名称,在水利设施显著位置标注水利设施名称,并在“水利一张图”上进行标注,确保水利设施名称规范化、科学化和统一管理。新增乡村水利工程命名遵照科学性、准确性和实用性等因素,一般按照所在河湖名称与水利工程功能进行命名,确保乡村水利工程名称既符合实际又易于记忆和使用。
聚焦引领,三个“推动”激活力
2024年6月,亳州市涡阳县确定为省级“乡村著名行动”先行区。一是设标志,推动乡村地名标志“亮”名。涡阳县规范乡村地名标志设置,进一步健全乡村地名标志导向体系。在全县2719个自然村(庄)路口设置村名标志牌,设置率100%,方便群众生产生活。二是设网点,推动农产品“扬”名。涡阳县坚持一村一网点原则,设立惠农助农兴农网点。全县共设电商服务网点362家,行政村覆盖率100%。开展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资源调查,为乡村产品注入地名元素、地名文化内涵。目前,涡阳县有“涡阳苔干、高炉家酒”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涡阳坛闷蒜”“涡阳硬质小麦”“涡阳槐花”“涡阳榆钱”“涡阳大豆”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三是设试点,推动地名服务“有”名。组织人员对镇村进行实地考察,经县局党组研究确定千年古镇曹市镇、义门镇为试点镇,并研究制定2024年“乡村著名行动”任务清单。搜集全县养老机构、采摘园农家乐、快递物流点相关信息,以涡阳县区划地图为基底制作养老一张图、农家乐一张图、快递物流一张图,更好助力乡村振兴。目前,快递物流、养老服务一张图已制作完成。
原文链接:http://mz.ah.gov.cn/xwzx/sxdt/12243024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天下众合/中解联合解债2020-10-12
- 司法反腐力度空前:昨天2020-07-15
- 广东省民政厅关于开展规2021-03-27
- 湖南出台深化整治形式主2020-05-12
- 重庆开设纪检监察干部培2020-05-12
- 法治宣传志愿服务进社区2020-05-13
- “鹿角巷”奶茶引发多起2020-05-13
- 居委会主任贪污,被判死2020-07-15
- 中国—阿联酋旅游合作论2020-07-17
- 丁薛祥出席第五届世界生2025-09-23
- 张军出席第十三届亚太地2025-09-23
- 广州鱼珠隧道首节沉管顺2025-09-22
- 阳泉市市场监管综合行政2025-09-22
- 探访第十五届智慧城市与2025-09-22
- 新技术有望显著降低手性2025-09-22
- 新华全媒+丨服贸会上的2025-09-22
- 新华社权威速览·非凡“2025-09-22
- 善治舆情是硬功夫2025-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