珲春市教育系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近年来,珲春市教育系统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深入实施“五大工程”,全力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校,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
珲春市在全市各学校室内外设立国旗、国徽、国歌等国家标志宣传栏,在每个班级教室张贴国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的宣传标语;在室内外张贴民族团结宣传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标语,突出呈现各民族特征。在进入校园后的最显眼位置,宣传党的教育方针。同时,依托走廊、宣传栏、展馆等载体,对《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的重要论述、对青年和教师的殷切嘱托》《百年党史教育及党的建设》《新时代新征程》等内容进行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珲春市教育系统结合各学段学生年龄特点,动员广大师生创作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文化、地方特色文化、中华民族一家亲等元素应用于学校办学和文化建设。同时深挖教学资源,通过开展集体备课、中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精品课”课堂教学竞赛、课题研究等活动,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教科研有机结合;通过开展“颂华夏经典享文化根脉情”经典诵读、“民族团结同心筑梦”书画展、“同唱一首歌共跳一支舞”等活动,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德育活动相结合,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阵地。
通过设置展板,绘制宣传画、手抄报等形式,在校园内营造学好用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良好氛围。通过组织开展推普周系列活动,进一步增强广大师生的语言规范和参与推广普通话的意识,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工作走深走实。
珲春市委统战部、市民宗局、市教育局等部门,对全市36所学校开展实地考核验收,实现所有学校高质量、高标准达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学校创建标准。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珲春市教育系统将继续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学校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主线,坚持课堂内外结合、校园内外结合、历史与现实结合的原则,不断创新教育方式方法,增进各民族学生的共同性认识,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价值。
原文链接:http://www.jl.gov.cn/yaowen/202407/t20240724_326723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扶余市以多种方式提升服务力
- 天下众合/中解联合解债2020-10-12
- 司法反腐力度空前:昨天2020-07-15
- 广东省民政厅关于开展规2021-03-27
- 湖南出台深化整治形式主2020-05-12
- 重庆开设纪检监察干部培2020-05-12
- 法治宣传志愿服务进社区2020-05-13
- “鹿角巷”奶茶引发多起2020-05-13
- 居委会主任贪污,被判死2020-07-15
- 中国—阿联酋旅游合作论2020-07-17
- 丁薛祥出席第五届世界生2025-09-23
- 张军出席第十三届亚太地2025-09-23
- 广州鱼珠隧道首节沉管顺2025-09-22
- 阳泉市市场监管综合行政2025-09-22
- 探访第十五届智慧城市与2025-09-22
- 新技术有望显著降低手性2025-09-22
- 新华全媒+丨服贸会上的2025-09-22
- 新华社权威速览·非凡“2025-09-22
- 善治舆情是硬功夫2025-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