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社会资讯网!
当前所在:首页 >法制时评> 东北虎豹保护成果显著:幸福时代已来临

东北虎豹保护成果显著:幸福时代已来临

时间:2024-07-24 04:00:16 来源:吉林省人民政府 作者:佚名

  

  近年来,在珲春北部的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内,“天地空”一体化监测系统频繁捕捉到东北虎、豹等野生动物活动画面,呈现出百兽共生的和谐场景。

  过去一个世纪,因人为捕杀、猎物匮乏、森林采伐等因素,野生动物种群和栖息地遭受侵害,野生东北虎豹几近销声匿迹。2001年珲春东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对野生动物种群实施保护。2007年统计发现,东北虎伤人及伤害家畜事件时有发生。

  2010年,我国确立9个野生东北虎保护优先区,“珲春—汪清—东宁—绥阳”为其中之一,“珲春—汪清”一线是野生东北虎分布主区域和“绿色廊道”及“返乡”北大门。

  为了让野生东北虎、豹重新“返乡”,过上“吃喝不愁”的幸福日子,2015年,长白山森工集团借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之机,从商业盈利向资源保护转型,将“清山清套”和“建点补饲”作为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举措之一。每到寒冬时节,东北林区降雪量大、气温低,野生动物觅食难度增加。林场职工在清理林间非法猎具的同时,在适宜有蹄类动物通行的地方安装固定食槽,撒上苞米粒、豆皮、秸秆,还会放上鹿、狍子喜欢舔食的盐砖,提高草食动物越冬成活率,为肉食动物的生存繁衍提供保障。据监测,仅珲春辖区3327平方公里内的梅花鹿、狍子和野猪等种群数量与日俱增,分别达到1.2万只、0.4万只和0.5万只以上,为野生东北虎豹繁衍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虽然虎豹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但与虎为邻的1万多农民仍然存在风险。

  2017年,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试点工作正式启动,横跨吉、黑两省,总面积达1.406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划入其中,过去由多部门、多行政区管辖,生态系统被条块化分割,内部工矿企业、公路铁路穿插,碎片化问题突出的东北虎豹保护地,开始实行三级垂直管理体制,为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奠定了基础。同时,地面红外相机昼夜监测,天上遥感卫星观测,空中无人机巡航。东北虎豹国家公园里,“天地空”一体化系统实时监测逐渐大面积覆盖,让园区拥有了“千里眼”和“顺风耳”,实现了“看得见虎豹、管得住人”,人虎冲突大幅减少。

  与虎豹为邻,避免冲突,便可“因虎增收”。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延边片区设置公益岗位,7000余名低收入农民成为生态管护员,每人每年可领取园区发放的1万元酬劳。随着试点工作逐步开展,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编制印发《东北虎豹国家公园野生动物造成损失补偿办法》,将吉林省全域野生虎豹造成人身伤害纳入保险补偿范畴,村民在15个工作日内就能获得赔偿,彻底解决园区内外农民的后顾之忧。2022年,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与保险公司合作,受理野生动物肇事损害报案3157件,赔偿金额达740.5万元。在森林植被修复、核心区生产生活退出、虎豹迁移扩散廊道建设等项目的相继实施下,园内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森林覆盖率达97.74%,森林蓄积量增加到2.23亿立方米,生态修复总面积达4万多公顷,东北虎豹的生存空间逐渐连通完整和逐步扩大,人虎之间也因“鸡犬相闻却不相往来”而变成“最熟悉的陌生人”。直至2021年10月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正式设立,东北虎、东北豹的迁移通道、繁殖家域、定居区、活动频繁区、潜在栖息地以及连接区域被划入国家公园范围,它们的进出、定居、繁殖和扩散等全流程得到系统保护。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的相关数据显示,园区内野生东北虎、东北豹种群数量,已从2015年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试点前公布的野生东北虎27只、东北豹42只增长至70只和80只,且均处于繁殖高峰期和种群快速增长期,并呈现出强烈的向内陆迁移扩散的趋势,至少超过50%的野生东北虎豹幼崽能存活至成年。

  2019年1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指导意见》提出,建设“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管理体系”,到2035年全面建成中国特色自然保护地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守护我们的美丽家园。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当前,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延边片区正向着“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生态系统逐步完善,生态种群逐步恢复”的目标努力奋进。不久的未来,“众山皆有虎”的记忆必将再次成为现实,虎啸山林将再现和谐生态的无穷魅力。


原文链接:http://www.jl.gov.cn/yaowen/202407/t20240719_326496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
[关闭][返回顶部]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社会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社会资讯网 shzxl.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49160号-29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联系电话:010-53386795 13366461258 010-56278284 13391776757 010-56232582  
监督电话:186108229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