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市架桥铺路让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成果转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近年来,通化市创新建立“科技成果转化领导小组—科技成果转化局—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三级组织领导机制,通过建立“两库四清单”的模式,进一步释放科技成果转化活力,催化形成新质生产力。全市促成落地转化科技成果近60项,技术合同登记额累计达14亿元,加快构建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
激活“需求端”,发挥企业主体作用。聚焦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双50”企业中有研发费用的企业,建立重点服务企业清单,及时掌握全市重点企业的核心产品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已帮助汇金堂药业、德商药业等企业对接金融机构,开展科技金融服务,促进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围绕医药、人参、新材料、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深入企业调研经营状况和技术需求,累计挖掘常态化技术需求50余项,建立企业技术需求库;同时通过知名专家团队对接清单,将技术需求与吉林大学、沈阳药科大学、应化所等高校院所进行对接,多次推动点对点对接服务。
扩大“供给端”,引进优秀创新资源。通化市持续开展对外政产学研合作,建立对接合作机构清单,重点与中科院“一院三所”、吉林大学等机构开展交流合作,收录优秀成果资源300余项,建立技术成果供给库;对接吉林省现代中药工程研究中心、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等科研机构,搜集人参、保健食品、医药健康领域科技成果300余项,重点创建药品研发信息清单,围绕企业的技术需求,为中晟药业、集安益盛等企业推介相关优秀技术成果共计200余项。通过常态化的产学研合作登记制度,建立产学研合作项目清单,累计登记各类产学研合作项目100余项,跟踪推动产学研合作项目落地转化。
强化“服务端”,加强服务能力建设。推动通化市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加入吉林省科技经纪人创新发展联盟,多次组织科技工作人员参加吉林省技术经纪人培训班,目前全市累计培养技术经纪人56名,强化服务队伍能力。开展各类对接服务活动,与中部知光联合开展生物医药技术专场项目路演等对接活动,为企业提供精准对接服务;邀请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党组书记、院长甘建国来通化市举办创新型企业能力提升专题讲座;邀请中科院长春应化所等专家来通化市实地调研科技型企业;邀请省科技厅、东北中小企业融资再担保公司组成调研团队,帮助通化市科技型企业解决融资需求。
下一步,通化市将继续在“需求端、供给端、服务端”上持续发力,实现科技创新与生产实践的紧密结合,帮助企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以新质生产力助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加速构建通化市全过程创新生态链。
原文链接:http://www.jl.gov.cn/yaowen/202407/t20240710_325960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天下众合/中解联合解债2020-10-12
- 司法反腐力度空前:昨天2020-07-15
- 广东省民政厅关于开展规2021-03-27
- 湖南出台深化整治形式主2020-05-12
- 重庆开设纪检监察干部培2020-05-12
- 法治宣传志愿服务进社区2020-05-13
- “鹿角巷”奶茶引发多起2020-05-13
- 居委会主任贪污,被判死2020-07-15
- 中国—阿联酋旅游合作论2020-07-17
- 广州鱼珠隧道首节沉管顺2025-09-22
- 阳泉市市场监管综合行政2025-09-22
- 探访第十五届智慧城市与2025-09-22
- 新技术有望显著降低手性2025-09-22
- 新华全媒+丨服贸会上的2025-09-22
- 新华社权威速览·非凡“2025-09-22
- 善治舆情是硬功夫2025-09-22
- 修炼舆论监督硬功夫,架2025-09-22
- 关于印发吕梁大武机场净2025-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