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兰:多轮驱动 打好“精细化”管理三张“牌”
近年来,舒兰市全力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铺就乡村振兴“快车道”。截至目前,全市老旧路改造和危桥“清零”任务已全部完成,农村公路总里程达2442公里,建制村通硬化路率100%,自然屯通硬化路率99.6%。
坚持高效统筹
上下联动形成齐抓共管工作氛围
突出高位推动。舒兰市成立了以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制发建设实施方案,把建设任务纳入全市年度重点工作目标进行督导考核。
突出规划引领。充分利用灾后重建相关政策,编制《农村公路灾后重建专项规划》,系统规划农村公路网,实现城乡交通规划一张网、建设一盘棋。
突出资金保障。充分整合财政、发改、乡村振兴、水利等涉农资金,拓宽资金筹措渠道。2021年以来,通过多种方式筹集资金9.8亿元,累计建设农村公路780公里、改造危桥20座。
坚持创新举措
力克短板构建各司其职工作格局
完善部门联动机制。建立“政府主导、交通牵头、部门协同”的工作体系,坚持“早开工、早落地、早见效”的工作原则,发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项目审批部门密切协同,开通“绿色通道”,大幅缩短项目审批时长。
完善项目管理机制。严格落实项目管理“五制”要求,持续强化对项目设计、招投标、施工及验收等环节的监管。
完善信用评价机制。制定《农村公路信用评价管理办法》,对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履职不到位、不按合同办事造成质量问题的依法追究责任并列入“黑名单”。
坚持精细管理
健全制度完善常态长效工作机制
舒兰市始终把公路养护作为主攻方向,重点打好“三张牌”,不断提升养护水平。
打好“精细化”牌。成立路长制领导小组和县乡两级路长制办公室,设置县乡村三级路长306名。同时,每年配套日常养护维修专项资金1800万元,全市农村公路列养率达到100%。
打好“智能化”牌。依托“吉林市农村公路信息管理平台”“吉路通”APP,形成闭环工作运行模式。
打好“信息化”牌。高效利用“智慧监管”平台,持续完善“一路一档、一桥一档”信息库,对重点路段、施工现场实行全天候监控。2023年,累计排除险情20余起,检测超限超载800余次,维护路产路权150余处。
下步,舒兰市将攻坚克难,全方位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切实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可靠、有力的交通保障。
原文链接:http://www.jl.gov.cn/yaowen/202407/t20240712_326015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天下众合/中解联合解债2020-10-12
- 司法反腐力度空前:昨天2020-07-15
- 广东省民政厅关于开展规2021-03-27
- 湖南出台深化整治形式主2020-05-12
- 重庆开设纪检监察干部培2020-05-12
- 法治宣传志愿服务进社区2020-05-13
- “鹿角巷”奶茶引发多起2020-05-13
- 居委会主任贪污,被判死2020-07-15
- 中国—阿联酋旅游合作论2020-07-17
- 广州鱼珠隧道首节沉管顺2025-09-22
- 阳泉市市场监管综合行政2025-09-22
- 探访第十五届智慧城市与2025-09-22
- 新技术有望显著降低手性2025-09-22
- 新华全媒+丨服贸会上的2025-09-22
- 新华社权威速览·非凡“2025-09-22
- 善治舆情是硬功夫2025-09-22
- 修炼舆论监督硬功夫,架2025-09-22
- 关于印发吕梁大武机场净2025-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