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陪护”医院服务有了两岸共通标准
9日,医疗卫生领域首部两岸共通标准《“无陪护”医院服务规范通用要求》发布仪式在厦门举行。
“无陪护”是指患者住院后所有医疗、护理和生活上的照顾均由医护人员和经过规范化培训的护理员承担,能有效解决“一人住院、全家受累”的社会痛点。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从2017年起就开始探索无陪护管理工作,2019年成为全国最早开展全院无陪护管理且不额外增加财政负担的医院,目前已形成一整套完整的工作流程和方案,已有全国各地的260余家医院来参访学习。
台湾地区自2003年“非典”后,推行“整合照护模式”,即“全责照护”,构建了完善的护理员培训管理体系,有效应对护理资源短缺,保障患者全面照护。台湾地区的“整合照护模式”与大陆“无陪护”理念相通,为两岸共通标准制定打下基础。
2023年,在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厦门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的指导和支持下,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携手厦门市标准化研究院及台湾地区护理资讯学会,历经17个月深入研讨,融合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实践经验与台湾地区“整合照护”先进做法,制定出兼具科学性、前瞻性与实用性的“无陪护”管理标准。
该标准界定了“无陪护”服务的术语定义、总则、服务组织、服务设施设备、服务提供、服务保障、评价与改进,为医疗机构开展“无陪护”服务提供了指导框架。特别是在服务提供环节,描绘了从咨询预约、入院办理、需求评估到个性化服务项目实施及后续关怀的全方位流程,涵盖了医疗专业护理、日常生活照料、餐饮供应、陪同检查、探视管理、健康宣教等多个维度,确保患者获得个性化、专业化的照护服务。它的制定与实施,不仅是厦门市医疗卫生服务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的重要突破,更是向全省乃至全国推广“无陪护”服务“厦门模式”的积极探索,为构建两岸医疗卫生融合发展新格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发布会现场,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与台湾地区护理资讯学会签订“医疗卫生两岸标准共通交流合作中心”合作协议。双方将依托该中心,深度融合两岸在医疗卫生领域的丰富经验和前沿技术,在两岸无陪护服务术语共通、护理员规范化管理、服务质量评价等方面联合研制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标准。(记者 林智岚 林梓健 见习记者 黄星榕)
原文链接:http://www.fujian.gov.cn/xwdt/mszx/202407/t20240710_6481403.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厦门实现医保退休“免申即享”
下一篇:德化儿童孤独症康复训练基地揭牌
- 天下众合/中解联合解债2020-10-12
- 司法反腐力度空前:昨天2020-07-15
- 广东省民政厅关于开展规2021-03-27
- 湖南出台深化整治形式主2020-05-12
- 重庆开设纪检监察干部培2020-05-12
- 法治宣传志愿服务进社区2020-05-13
- “鹿角巷”奶茶引发多起2020-05-13
- 居委会主任贪污,被判死2020-07-15
- 中国—阿联酋旅游合作论2020-07-17
- 广州鱼珠隧道首节沉管顺2025-09-22
- 阳泉市市场监管综合行政2025-09-22
- 探访第十五届智慧城市与2025-09-22
- 新技术有望显著降低手性2025-09-22
- 新华全媒+丨服贸会上的2025-09-22
- 新华社权威速览·非凡“2025-09-22
- 善治舆情是硬功夫2025-09-22
- 修炼舆论监督硬功夫,架2025-09-22
- 关于印发吕梁大武机场净2025-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