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个全国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活动在江苏苏州举办
6月19日,民政部组织开展第十二个全国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活动,主题是“携手相助 让救助更有温度”,活动主会场设在江苏省苏州市救助管理站。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相关部门代表、媒体记者、公益慈善组织负责人和社会爱心人士等到苏州市救助管理站实地参观考察。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司长王金华,江苏省民政厅厅长谢晓军、副厅长王小华,苏州市副市长查颖冬,苏州市民政局局长陈正峰等参加活动。
主会场围绕“大爱无疆展宏愿、情暖江苏显担当、‘救’在苏城聚温情”三个篇章,生动地展现了全国民政上下联动、多向发力的积极成果。来自不同领域、各行各业的社会力量代表走上舞台,讲述与救助管理机构通力协作的爱心故事;职业技能展示环节,救助管理干部职工通过案例生动形象地介绍了救助管理政策;由一线职工创作表演的诗朗诵,彰显了救助管理干部职工的大爱情怀。除主会场外,杭州等3个分会场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浙江省杭州市救助管理站揭牌成立杭州市社会联动民政救助指挥中心,山东省滨州市救助管理站向热心群众详细介绍“互助寻亲平台”取得的良好效果,广东省广州市救助管理站与志愿团体、公益组织签订服务共建协议。当天,全国1557家救助管理机构全部向社会开放,举办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推动形成全社会关心救助管理工作、关爱流浪乞讨人员的良好氛围。
活动现场,民政部同步启动了全国“夏季送清凉”专项救助行动,要求各地民政部门和救助管理机构密切关注天气情况,建立多部门协同的极端天气预警和快速响应机制,加强街面联合巡查,加大对临时遇困群众的救助力度,深化科技在救助服务工作中的应用,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提升救助管理工作智能化、专业化、人性化水平。
2023年,全国救助管理机构共救助流浪乞讨等各类临时遇困人员70.6万人次,帮助7948名受助人员寻亲成功,为3025名长期滞留人员办理落户手续并纳入社会保障体系,有效保障了他们的基本生活和人身安全。江苏省不断改革完善工作体制机制,率先部署实施救助管理区域性中心建设,研究救助管理机构标准体系建设,规范救助管理机构干部职工培训制度。苏州市主动探索救助管理工作新路径,建立苏州救助信息联动中心,成立苏州区域救助指导中心,设立苏州救助关爱之家,不断拓展救助服务新内涵。
原文链接:https://www.mca.gov.cn/n152/n167/c1662004999980000167/content.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天下众合/中解联合解债2020-10-12
- 司法反腐力度空前:昨天2020-07-15
- 广东省民政厅关于开展规2021-03-27
- 湖南出台深化整治形式主2020-05-12
- 重庆开设纪检监察干部培2020-05-12
- 法治宣传志愿服务进社区2020-05-13
- “鹿角巷”奶茶引发多起2020-05-13
- 居委会主任贪污,被判死2020-07-15
- 中国—阿联酋旅游合作论2020-07-17
- 广州鱼珠隧道首节沉管顺2025-09-22
- 阳泉市市场监管综合行政2025-09-22
- 探访第十五届智慧城市与2025-09-22
- 新技术有望显著降低手性2025-09-22
- 新华全媒+丨服贸会上的2025-09-22
- 新华社权威速览·非凡“2025-09-22
- 善治舆情是硬功夫2025-09-22
- 修炼舆论监督硬功夫,架2025-09-22
- 关于印发吕梁大武机场净2025-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