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社会资讯网!
当前所在:首页 >舆论监督> 开封:打造青年的“圆梦之城”

开封:打造青年的“圆梦之城”

时间:2024-06-19 14:19:55 来源:河南省人民政府 作者:佚名

  一座城市和青年的最好关系,就是共同成长、互相成就。对于青年来说,一座城市最珍贵的东西往往就是无限的可能性,一座硬实力与软环境兼备的城市,能够为他们提供足够的筑梦空间。开封,历来就是各类英才百舸争流的“赛场”。

  记者6月17日了解到,开封市在全省率先出台“支持高校毕业生留汴来汴就业创业十条措施”,开辟了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绿色通道”,持续加大政府购买基层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岗位力度,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就业。对于符合条件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给予创业担保贷款支持;对于招用高校毕业生的企业,将给予就业补贴、见习补贴、创业补贴等政策支持。全方位、多层次为留汴来汴就业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创造良好的就业创业环境,提供细致周到的服务保障。同时,开封市创新人才服务机制,建立人才工作站;启动“千名学子留汴工程”,多次联合在汴高校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活动,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牵线”、为企业招引人才“搭桥”。在开封,重视青年、关爱青年、发展青年的理念深入人心。

  “2021年夏天,我还是以游客的身份来到这座城市,还在许多景区留下了照片。没想到两年后就成为这座城市的一分子,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开封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抱负。”去年夏天,周延辉从新乡一所高校毕业后,通过求职进入开封市一家制造业企业工作。在开封这一年,他深切感受到产业发展的活力、历史文化的厚重、城市气质的包容。

  日前,共青团中央、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关于表彰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的决定》,扎根祥符区西姜寨乡的创业青年李永乐被授予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称号。2017年,李永乐创立了开封市第一座乡村青创基地——西姜寨乡青时令青创双创基地。该平台吸引了一大批有为青年投入到乡村振兴建设中,积极服务当地农产品研发和品牌推广,为当地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了多元化的元素和活力。创业6年来,她带领当地青年把之前“名不见经传”的西姜寨初级农产品打造成了多个农产品品牌,给当地农产品走出乡镇、走向全国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让“西姜寨五香炒花生”“泥腌茶香烤鸭蛋”“西瓜红红薯”成为西姜寨特产的代名词。“开封有着良好的发展环境,我很看好在这里创新创业。”对于在这里的未来,李永乐充满信心与期待。

  近年来,全市各级团组织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深入推进助力乡村振兴青春建功行动,鼓励引导有志青年返乡创业、服务群众、扎根基层,涌现出一大批优秀青年在家乡创业的生动实践和成功案例,实现了青年成长成才和助力乡村振兴的“双向奔赴”。截至目前,全市优秀青年中获评“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2人、获评“河南省乡村振兴青年先锋”12人。他们是奋斗在乡村振兴路上的先进青年典型代表,是广大青年成长成才、建功立业的榜样。

  城与人的“双向奔赴”,吸引了越来越多青年在开封筑梦、逐梦、圆梦,助力开封高质量发展跑出“加速度”。

  市委、市政府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重大战略性、基础性工作来抓,全面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开放包容的人文环境、宜居宜业的生态环境,以久久为功的韧劲持续优化全市营商环境,让开封成为投资兴业“宝地”,让每一位创业者在开封奋斗无忧,为他们兴业提供最优营商环境。

  事实反复证明,一座城市能够成为“人才收割机”,首要因素还是有充足的就业机会、完善的产业体系。开封市栽下“梧桐树”后,更用心种好“产业林”。为此,开封市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实施了龙头企业晋位升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等制造立市“十项行动”,设立专项发展资金,完善投融资服务平台,依托河南大学、开封市科学院、智慧岛等创新资源,结合“三个一批”重点项目建设,一体推进化工、农副产品加工、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升链,新材料、生物医药、储能等新兴产业建链。

  以产业聚产业,用人才兴产业,开封正在成为越来越多“行家里手”大显身手的梦想舞台。

  开封市还紧盯“10年引进30万青年人才”目标,营造起“城市对青年更友好、青年在城市更有为”的良好氛围。切实提升城市对青年的吸纳力、吸引力和承载力,不断增强青年对城市的贡献力、创新力和创造力,打造全省乃至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样板,助推开封勇做全省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开路先锋。

  开封殷殷期盼、敞开怀抱,换来青年心驰神往、热情奔赴。如今,越来越多的青年,正在开封这座开放之城、活力之城筑梦未来。


原文链接:https://www.henan.gov.cn/2024/06-18/300969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
[关闭][返回顶部]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社会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社会资讯网 shzxl.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49160号-29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联系电话:010-53386795 13366461258 010-56278284 13391776757 010-56232582  
监督电话:186108229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