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社会资讯网!
当前所在:首页 >法制时评> 镇赉县:水田惠民 增收有“稻”

镇赉县:水田惠民 增收有“稻”

时间:2024-06-15 15:45:23 来源:吉林省人民政府 作者:佚名

  

  作为全国产粮大县,镇赉县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一直稳居全省首位。近年来,当地在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同时,因地制宜大力推广“水田+”综合种养模式,并探索出多种水田种植养殖模式,让种粮户实现了“一地双业、一水双用、一田双收”。

  科技增效水田惠民

  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自2023年至今,位于大屯镇大官村的英台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省农科院水稻生产、试验基地之一,始终致力于走好“向科技要效益”的科技兴农之路。眼下正值水稻插秧的关键时期,合作社的450公顷稻田陆续披上“绿装”,为全年粮食稳产增收打下坚实基础。

  据了解,合作社针对不同品种的水稻秧苗采取区别化插秧方式,多数品种可通过机械化完成作业。今年,合作社与省农科院签订了200公顷水稻制种合同,并承接了60余个品种的实验任务。如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培育的“吉香粳”568等新水稻品种,将由人工插秧单株种植,并在田块旁放置好录有编号信息的标识牌,便于以后查源追溯。

  嫩绿的秧苗迎风挺立,绘就了一幅美丽的乡村图景。长期以来,英台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科技助力党支部领头发展水稻产业”的运作模式,由省农科院水稻所负责农业技术,改良土壤、培育良种和深入田间提供专业指导;由党支部引领合作社,采用良法、良策进行经营管理,与企业达成订单合作;社员们也早已不再为稻米产量发愁,而是把更多心思用在“出好米、创好牌、卖好价”上。英台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依托科技力量带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同时,也在努力把水稻良种推向全省、全国,让更多的土地都能够播撒下科学致富的希望之种。

  水田种茭致富新路

  2018年,来自“中国茭白之乡”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的茭农种植大户丁炜将茭白引进到镇赉县。经过多年试种,2023年,丁炜在镇赉县五棵树镇三门召村种植的30公顷茭白喜获丰收,让他对在镇赉继续扩大茭白种植规模充满信心。为实现茭白的集约化种植,在降低成本的同时能够带动更多农户,今年,丁炜将茭白种植基地转移至镇赉县建平乡三合村,并将面积扩大到70公顷。

  镇赉县生态环境好,光照时间长且昼夜温差大,在弱碱性的土壤上生长,并由无污染的嫩江水灌溉,茭白粗壮白嫩、爽脆鲜甜,与国内其他地区的茭白相比,在营养、口感等方面都具有极强的竞争力。

  茭白在镇赉水田上种植成功,背后隐藏着庞大的市场潜力,但要获得更多消费者了解,仍需要不断努力,才能形成品牌、体系和规模。为了更好地推动茭白在镇赉县发展,吉林农业大学将在这里建立科技小院——茭白蛋白质含量丰富,今年吉林农大将对茭白饲料化进行研究。此外,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开始对茭白改良盐碱地的效果进行数据监测,探索改良盐碱地的新模式。目前,镇赉县水田种植茭白达70公顷,为水田多样化提供了一条致富新路径。

  稻田养蟹一地双收

  在镇赉县哈吐气蒙古族乡呼兰村,刘金宇家庭农场共承包了150公顷水田。5月17日,这些水田已大面积开始插秧作业,蟹苗将在6月初投放入稻田。通过蟹稻混养的模式,螃蟹为稻田提供了丰富的肥料和养分,水稻也为螃蟹提供了天然的饵料,达到了蟹肥米香的目的。

  镇赉县全力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整合水田等资源要素,采取立体开发、种养结合的模式,通过稻下养蟹,降低成本、提升米质,实现蟹稻双增收。镇赉县水产总站负责人说,镇赉县稻蟹共生面积达到16万亩,2024年蟹产量预计500余万斤,产值超过1亿元。

  稻蟹项目的大力实施,不仅善了水田的生态环境,提高了水田面积和粮食产量,还进一步挖掘了水田潜力,激发了乡村经济活力,让盐碱地绿了、农民笑了。


原文链接:http://www.jl.gov.cn/yaowen/202406/t20240614_320575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
[关闭][返回顶部]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社会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社会资讯网 shzxl.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49160号-29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联系电话:010-53386795 13366461258 010-56278284 13391776757 010-56232582  
监督电话:186108229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