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小小助老餐,惠及大民生——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①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是国家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今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提出,“加快银发经济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让老年人共享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
“饭菜有荤有素,价格实惠品类多,对我们独居老人来说太方便了。”辽宁省阜新市孙家湾社区惠民大食堂开业以来,许多老年人赞不绝口,成了这里的常客。开设社区食堂,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吃上助老餐,既“暖胃”又“暖心”。
在家门口吃上一口热乎饭,不仅是老年人生活所需,也是子女心之所系。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和家庭结构变化,高龄、失能、独居、留守老年人数量持续增长,助餐服务已成为老年人的普遍需要和热切期盼。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老龄工作,精心谋划、统筹推进老龄事业发展。各地积极探索老年食堂、送餐上门、搭伙互助等服务形式,积累了不少好的经验做法。同时也应看到,老年助餐服务在覆盖范围、供给质量、方便可及程度、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与群众的需求和期待仍有差距,还要进一步扩面提质增效。
公益是老年助餐服务的底色,与社会化餐饮相比,“微利惠民”是老年助餐行业的重要特点。但这也导致其盈利点不够清晰,加上配套服务体系建设还不够健全、客流不稳定等因素影响,一些助餐机构出现了经营困难。进一步推广老年助餐服务,应在设施场地、资金筹集、税费减免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并提高政策精准度。除了政策“输血”,还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不断提高助餐机构“造血”能力。实践中,有的机构分年龄段错峰供餐,拓展消费人群;有的机构同时销售农副产品,增加经营收益。从老年人的现实需求和助餐服务的运营实际出发,引导更多主体参与,完善多元筹资机制,落实各项优惠措施,才能进一步扩大服务覆盖面,形成更合理的布局,为更多老年人提供便利。
发展老年助餐服务是支持居家养老、增进老年人福祉的重要举措,但各地群众收入水平、老年人实际情况、市场发育程度并不一样。做好老年助餐服务,要因地制宜,灵活多样创新服务方式。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在保障基本需求的基础上丰富服务内容,根据老年人的饮食习惯、营养需要,提供个性化餐食和服务。比如,江苏省无锡市推出智慧助餐服务,老年人刷脸即可完成选餐、结算,还能定期拿到个人营养分析饮食报告。基础相对薄弱的地方,就要想办法整合各方面资源,优先解决有没有的问题。比如,有的地方利用机关、事业单位及高校的食堂资源,设立“长者饭堂”专区或者专窗;有的地方创新“邻里互助式”助餐模式,引导多户搭伙、结对帮扶。这些有益尝试说明,只要心系群众、情系老年人,开动脑筋、创新思路,总能找到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难事办妥。
小小助老餐,惠及大民生。我国正加速进入老龄化社会,截至2023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2.97亿。加快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方便可及的老年助餐服务网络,进一步扩大和优化服务供给,定能更好满足老年人就近就餐需求,让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来源:《人民日报》作者:高世林
原文链接:http://smzt.gd.gov.cn/mzzx/llyj/content/post_443846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天下众合/中解联合解债2020-10-12
- 司法反腐力度空前:昨天2020-07-15
- 广东省民政厅关于开展规2021-03-27
- 湖南出台深化整治形式主2020-05-12
- 重庆开设纪检监察干部培2020-05-12
- 法治宣传志愿服务进社区2020-05-13
- “鹿角巷”奶茶引发多起2020-05-13
- 居委会主任贪污,被判死2020-07-15
- 中国—阿联酋旅游合作论2020-07-17
- 中国—巴布亚新几内亚应2025-09-20
- 贺荣会见蒙古国法律与内2025-09-20
-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组织开2025-09-19
- 广西平陆运河兰海高速公2025-09-19
- 多源特征融合算法提升玉2025-09-19
- 2025年中国—东盟博2025-09-19
- 丁薛祥会见新加坡政府投2025-09-19
- 一抹“藏蓝”的暖心守护2025-09-19
- 兵团发挥异地商会作用扩2025-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