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社会资讯网!
当前所在:首页 >法治社会> 实施“乡村著名行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实施“乡村著名行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时间:2024-06-15 06:50:03 来源:安徽省民政厅 作者:佚名

  引言:地名是一方水土、一片地域的“名片”,是联系人与自然的纽带之一。2023年7月,民政部印发《关于开展“乡村著名行动”助力乡村振兴的通知》,部署开展“乡村著名行动”,以乡村地名采集上图标注为牵引,全面推进乡村地名命名管理、地名标志设置维护、地名文化保护弘扬、地名信息深化应用和地名赋能产业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同年11月,安徽省民政厅会同省公安厅、省财政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安徽省“乡村著名行动”助力乡村振兴实施方案》,在全省部署开展“乡村著名行动”。马鞍山市民政局认真贯彻民政部和省民政厅“乡村著名行动”决策部署,把“乡村著名行动”作为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精心组织,周密部署,迅速行动,扎实开展各项工作。

  

  如何“著名”?

  “乡村著名行动”明确了5方面14项重点任务,涵盖了地名方案编制、命名设标、文化保护、采集上图、信息服务等地名工作的各个环节。

  织密乡村地名网。通过加大命名力度、多起新时代好地名、编制地名方案等,织密乡村地名网,实现乡村地区“有地就有名、名称要规范”,为乡村治理现代化提供必要的地名基础。

  健全乡村地名标志体系。通过地名标志设置维护、打造特色地名标志等,健全乡村地名标志导向体系,实现乡村地区“有名就有标、标志成体系”,推动城乡地名公共服务均等化。

  发展繁荣乡村地名文化。通过讲好群众身边的地名故事、加强地名文化遗产保护、推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等,繁荣乡村地名文化,助力乡风文明,发挥地名文化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的积极作用。

  深化地名信息服务。通过推进采集上图、规范使用、创新“一张图”服务等,提升地名信息服务效能,弥合城乡数字鸿沟,助力“数字乡村”建设与发展。

  促进地名利农惠农。深入推进“互联网+地名服务”,持续提升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服务效能,推动地名服务与寄递物流下乡、工业品下乡、农村电商建设、在线旅游、智慧农业、乡村平台经济等深度融合,培育打造地名标识品牌,全面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何时完成?

  按照民政部“进一步发挥地名工作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全面提升乡村地名建设水平,助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总要求,全市“乡村著名行动”将分层分段完成。从2024年起,含山县铜闸镇、和县善厚镇、当涂县护河镇作为市级先行区起到引领带头作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到2025年底,以点带面推进乡村著名提质升级建设,力争每年每个县命名山水林田湖、道路街巷、农业产业和公共服务设施等200条以上,设置标志标牌200块以上,采集录入国家地名信息库信息词条200条以上。到2026年,全市乡村地名信息做到应采尽采,乡村地名及其标志的广度、密度、精细度逐步适应乡村治理需要,乡村地名文化成为乡村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乡村地名信息在各领域规范使用,地名助力乡村振兴作用初步显现。到2027年,全市乡村道路及道路沿线标志性地名全部命名完毕,乡村地名网全覆盖,乡村地名管理水平显著提升,打造乡村地名管理服务体系范例,为实现美丽乡村奠定坚实基础。

  

  进展如何?

  “乡村著名行动”部署开展以来,全市各相关部门、县区、开发园区积极行动,细化实施方案,强化工作指导,营造良好氛围,发挥示范效应,力促“乡村著名行动”目标要求、任务举措、方法路径、保障措施落到实处。

  三个县先行先试、勇于探索、大胆实践,显现出一些实实在在的成效。

  

  小地名 大故事

  含山县深度发掘地名文化底蕴

  在“乡村著名行动”助力乡村振兴工作中,为讲好身边的地名故事,含山县组织人力,深入挖掘含山县地名文化资源,编辑出版《含山地名印记》,收录地名故事252篇,《含山古代诗词集》收录唐、宋、元、明、清诗词445首,以及系列丛书《千年古镇—运漕》《魅力清溪》《乡愁环峰》《千年古镇—仙踪》《走进石头部落》《铜溪古镇》《走进林头》。

  地名故事里分为革命故事篇、镇村寻幽篇、山光水色篇、古迹名胜篇、沧海拾珍篇等。革命故事篇收录了红色纪念地遗址和先烈们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对敌斗争的英勇事迹。故事不仅展示了含山县优秀的地名文化,留住了城乡历史记忆和乡愁,对进一步强化全县地名服务意识,对含山县的经济发展和人民日常生活、社会治理、文化传承、乡村旅游都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和县围绕“地名+” 助力乡村经济振兴

  和县积极发挥地名地理标识功能,探索“地名+农产品”“地名+美食”“地名+传统技艺”“地名+旅游”,培育打造“和县炸牛肉”“香泉羊肉面”“鸡笼山辣椒酱”“乌江霸王酥”等一批“乡字号”“土字号”特色公共品牌。民政部门积极会同文旅部门,结合善厚镇凤台村“大地欢歌·美好安徽”全国“四季村晚”,组织全县30家本地特色的食品、物品展示展销,宣传推广各级非遗项目、特色农产品,增加当地群众收入,助力乡村振兴。

  

  

  当涂县邀请您一起玩转“乡村著名行动”小程序

  当涂县积极开展乡村地名采集上图工作,服务群众生活。探索“地名+社工”工作新模式,汇聚社区工作者、网格员、志愿者等各类社会力量,壮大地名信息采集队伍。分类采集商铺、快递点、民宿、农家乐、采摘园、乡村超市等惠农助农兴趣点和道路街巷、公共服务设施等,并逐步实现全部采集上图,有效提高了乡村地名公共服务的针对性、可及性和实用性。截至目前,全县累计采集乡村地名信息274条,仅利农惠农兴趣点就有249条,便利了百姓出行导航,助力了快递进村,赋能乡村振兴。

  

  “乡村著名行动”采集上图微信小程序上线啦!


原文链接:http://mz.ah.gov.cn/xwzx/sxdt/12235056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
[关闭][返回顶部]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社会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社会资讯网 shzxl.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49160号-29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联系电话:010-53386795 13366461258 010-56278284 13391776757 010-56232582  
监督电话:186108229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