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雨林深处有茶香
海南日报记者 刘宁玥
2024年6月4日清晨,在位于海南鹦哥岭的白沙黎族自治县南开乡革新村野生大叶茶育苗基地,基地负责人、该村党支部副书记符永进弓着腰走进苗圃,仔细察看茎秆高度、叶片状态,然后拎起水管轻柔地喷洒浇灌。
“今年我带头育了10万株苗,长势不错,预计9—10月就能出圃了,能赚20万元左右。”符永进高兴地说,由于他选用当地野生大叶茶树掉落的成熟茶果来育苗,成本投入少、育苗难度低,收益也较为可观。近1年来,当地50多户村民靠着培育茶苗,赚了将近120万元。
据初步统计,白沙境内拥有野生大叶茶15万株,其中10万多株在南开乡。以前,除了周边村民用其制作凉茶外,这一珍贵的“宝藏”并不为外人所知。近些年来,白沙有关部门联合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科研院校开展了资源清查、确权登记、收储评估等各项工作,并借助白沙生态资源资产运行平台(以下简称“两山平台”)谋划推动野生大叶茶产业链发展,让一片片“绿叶”变成了致富“金叶”。
通过在“两山平台”推出生态资源产品——南开乡大叶茶种植项目,南开乡政府与海南白沙农场集团有限公司“牵手”培育野生大叶茶种苗,于2023年底完成首批育苗合作,让符永进等农户首次尝到野生大叶茶产业的甜头。
如今,该企业还将种苗分发给村民种植,收购村民采摘的茶青,带动林下经济发展。当天下午,海南日报记者走进革新村村民的橡胶林,只见齐腰高的野生大叶茶树栽满了山坡,一些农户正在对其修剪枝叶,做好管护。
“夏天橡胶林茂密,茶树静静休养;等冬季橡胶树落叶后,我们就采摘茶青,用于制作早春茶。”革新村老人符亚玉自学制茶,成立了全村首个手工茶作坊,吸引全省乃至北京、上海等地的茶叶爱好者慕名而来。
像野生大叶茶这样的生态产业致富故事,正在白沙各地上演。白沙依托“两山平台”,整合提升零碎资源,将“山水林田茶药花”等自然资源打造成生态产品推向市场,筹划形成了电商产业园、国家南方训练基地、白沙原生态茶园小镇等31个招商项目,引入社会资本开发如山兰稻等生态产业,并通过开发生态金融产品,推动菌菇种植等林下经济发展。
(牙叉6月4日电)
原文链接:https://www.hainan.gov.cn/hainan/sxian/202406/04be26cc020a4bd0ae2bd861ba01aad4.shtml?ddtab=true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天下众合/中解联合解债2020-10-12
- 司法反腐力度空前:昨天2020-07-15
- 广东省民政厅关于开展规2021-03-27
- 湖南出台深化整治形式主2020-05-12
- 重庆开设纪检监察干部培2020-05-12
- 法治宣传志愿服务进社区2020-05-13
- “鹿角巷”奶茶引发多起2020-05-13
- 居委会主任贪污,被判死2020-07-15
- 中国—阿联酋旅游合作论2020-07-17
- 中国—巴布亚新几内亚应2025-09-20
- 贺荣会见蒙古国法律与内2025-09-20
-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组织开2025-09-19
- 广西平陆运河兰海高速公2025-09-19
- 多源特征融合算法提升玉2025-09-19
- 2025年中国—东盟博2025-09-19
- 丁薛祥会见新加坡政府投2025-09-19
- 一抹“藏蓝”的暖心守护2025-09-19
- 兵团发挥异地商会作用扩2025-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