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探索财政支持产业创新路径
6月4日,记者从省财政厅获悉:该厅通过企业梯度培育、构建创新联合体、深入推进“三项改革”、财金联动等方式,探索支持产业创新路径,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最大增量”。
每年安排专项资金超3亿元,大力支持深入实施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工程,通过后补助和研发投入奖补等方式,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上市后备企业等的培优扶壮力度。2023年,全省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分别增长50%、37%。
每年下达7亿元,用于支持“双一流”学科建设,支持省内行业龙头骨干企业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围绕氢能等重点产业链,组建20家创新联合体;每年安排资金约4亿元,以省级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为抓手,支持建立自下而上的关键技术创新需求发现机制。
省财政厅推广“先使用后付费”“权益让渡”等方式,支持遴选西安理工大学等4所高校开展“三项改革”综合试点,激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活力。全省156家单位的8.5万余项成果实现单列管理,2万余项成果走向市场转化。
每年安排4亿元,大力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支持实施三秦英才等计划,支持组建科技经纪人、“科学家+工程师”、“新双创”等“三支队伍”;建立健全银行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累计发放“秦科贷”“工信贷”等417亿元。省政府投资引导基金坚持“投早、投小、投科技”,落地30只子基金,投资项目232个,带动其他资本投资530亿元。
围绕我省34条重点产业链,省财政厅完善相关财税支持奖补政策,引导龙头领军企业加强中试能力建设,持续打造和优化一批中试基地和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推广“实验室+产业化公司”模式,推动含能材料、旱区农业等陕西实验室实体化运行,推动重点行业数智化转型。
省财政厅大力拓宽资金供给渠道,构建多元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供给体系,充分发挥政府性引导基金作用,健全母基金投资容错尽职免责机制;优化私募股权基金退出生态体系,引导私募创投、耐心资本投向硬科技;完善科技型融资担保体系制度,用足用好银行贷款风险补偿机制;支持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组建跨界合作的科技成果转化专业团队,推动高校进一步加强交叉学科建设。(记者:苏怡)
原文链接:http://www.shaanxi.gov.cn/xw/sxyw/202406/t20240605_233210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陕西电影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下一篇:省委组织部召开部务会(扩大)会议
- 天下众合/中解联合解债2020-10-12
- 司法反腐力度空前:昨天2020-07-15
- 广东省民政厅关于开展规2021-03-27
- 湖南出台深化整治形式主2020-05-12
- 重庆开设纪检监察干部培2020-05-12
- 法治宣传志愿服务进社区2020-05-13
- “鹿角巷”奶茶引发多起2020-05-13
- 居委会主任贪污,被判死2020-07-15
- 中国—阿联酋旅游合作论2020-07-17
- 广州鱼珠隧道首节沉管顺2025-09-22
- 阳泉市市场监管综合行政2025-09-22
- 探访第十五届智慧城市与2025-09-22
- 新技术有望显著降低手性2025-09-22
- 新华全媒+丨服贸会上的2025-09-22
- 新华社权威速览·非凡“2025-09-22
- 善治舆情是硬功夫2025-09-22
- 修炼舆论监督硬功夫,架2025-09-22
- 关于印发吕梁大武机场净2025-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