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社会资讯网!
当前所在:首页 >关注民生> 为保障民生、服务社会贡献才华和智慧——全国民政行业职业技能大赛闭幕侧记

为保障民生、服务社会贡献才华和智慧——全国民政行业职业技能大赛闭幕侧记

时间:2024-06-06 22:44:06 来源:广东省民政厅 作者:佚名

  25名参赛选手获得一等奖,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核准后可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100名参赛选手将按规定晋升职业技能等级……5月31日,全国民政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在江苏省南京市圆满落下帷幕。

  回顾3天赛程,来自32支参赛队伍的307名参赛选手技展匠心、艺绽古都,充分体现了新时代民政技能人才的活力和风采。坚持开放办赛、专业办赛、规范办赛,这次大赛成为一场高水平的技能比武。万人次现场观摩,赛项重要点位前人流如潮,民政同行互相交流、分享技术,提升技能水平。

  闭幕式后,大家纷纷驻足,或在舞台上、或在大赛标志前、或在省份展板前留下珍贵影像,为长时间的辛苦备赛以及3天的紧张比拼画上句号、开启新程。

  假肢装配工赛项一等奖获得者、河南省代表队参赛选手王浩在会场四处张望,寻找一个身影。当他见到同赛项一等奖的辽宁省代表队参赛选手袁野后,给了对方一个大大的拥抱,拉着记者给他俩拍合影。“我们很有缘,抽签后就是赛场左右桌的‘邻居’,场下也有很多交流,现在一起拿到一等奖,十分开心。”王浩说。他特别感谢大赛为选手们搭建了一个平台,不同年纪的选手汇聚赛场,靠技能闪光,职业荣誉感和自豪感满满。

  遗体火化师赛项一等奖获得者、河北省代表队参赛选手董苹进表示,通过这次比赛认识了很多行业精英,学习到了很多经验,“我将以这次大赛为新的起点,把这些经验带到日后的工作中,真正实现以赛促建,为殡葬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也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关心关爱殡葬职工。”

  通过大赛人们发现,哪怕是看起来很普通的技能,想要把它做好、做精、做温暖也不容易……聚光灯下,技能之美、工匠精神大放光彩。

  “民政行业职业技能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这次大赛通过选手的精彩比拼、业内的热烈讨论、媒体的广泛宣传,让人们更好地了解了民政技能,进而认识了其中饱含的人文关怀。”养老护理员赛项专家组组长刘则杨说。

  江苏省代表队参赛选手孙璇、重庆市代表队参赛选手叶昕在拿到养老护理员赛项一等奖后,都对自己曾经服务过的老人表达了感谢。“回到岗位后,我将继续用自己的专业技术和暖心服务,让更多老人安享晚年。”孙璇说。

  奖牌是一种褒奖,更是一种激励。这份沉甸甸的荣誉充分说明,倾注匠心匠艺、锤炼绝活绝技,再平凡的岗位也有广阔的舞台。广西壮族自治区代表队领队、自治区民政厅副厅长蒋海东表示,回去后,要在全区兴起学习先进、赶超先进的热潮,同时制订一个管长远的人才培养计划,建强民政行业职业技能人才队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代表队的周志杰是本次大赛所有参赛选手中年龄最小的,虽然没能拿奖,但他并没有气馁——“我还年轻,还有很多提升的空间,接下来要不断精进自己的技能水平,希望下次比拼时取得好成绩。”

  矫形器装配工赛项一等奖获得者、北京市代表队参赛选手郭曼婷说,技术提升永无止境。她表示:“我会继续努力,力争对接国内甚至世界行业标准,以更高技术服务残障人士。”

  一个人的技术成就个人发展,一代人的技术成就国家发展。当代技能人才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当优秀技能人才能够站在‘C位’,获得更多的掌声荣誉,得到更好的成长,这无疑是一种积极的引导和示范,这种‘金牌效应’所带来的激励作用,必将吸引更多优秀人才热爱民政、奉献民政,为保障民生、服务社会贡献自己的才华和智慧。”大赛组委会相关负责人说。


原文链接:http://smzt.gd.gov.cn/mzzx/qgmz/content/post_443674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
[关闭][返回顶部]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社会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社会资讯网 shzxl.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49160号-29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联系电话:010-53386795 13366461258 010-56278284 13391776757 010-56232582  
监督电话:186108229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