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汕头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超85亿
技术合同成交额是衡量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重要指标,也是观察区域科技创新活跃程度的重要指标。据省科技厅近日提供的数据,2023年度汕头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85.19亿元、增幅43.12%,再创历史新高,在全省21个地市的排名上升至第10位,并成为唯一一个连续两年增幅超过40%的地市。
产学研“相望更相见”
近年来,汕头技术市场交易呈现出活跃态势,企业成为技术交易的主体,2023年汕头吸纳技术合同568项,大健康、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技术合同占较大比重。其中,成交额合计超千万元的企业有7家,且不乏上千万元的“大单”。
2023年10月,总部设在汕头的广东泰恩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签署技术转让合同,公司拟支付5000万元的技术转让费用,受让取得该医院拥有的免疫年龄诊断试剂盒相关专利及技术。
“好技术”只有变成“新应用”,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呈现快递增长的势头,表明当地企业技术升级的迫切需求,也表明企业参与技术交易信心的提升。
2022年以来,汕头连续举办18场产学研“面对面”对接活动,涵盖新材料、精细化工、纺织服装、生物医药、海洋产业等领域,邀请86家次高校院所,12家次医疗机构的202个科研团队与425家次企业进行对接,通过活动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与本地科技型企业开展合作,促进知名高校、科研院所高水平科技成果落地转化。
产学研“相望更相见”,带来的效果显而易见——这些活动促成了合作意向100余项,预计投入经费约2亿元。
创新“生力军”日渐壮大
2024年是汕头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的第三个年头。去年9月,汕头市委、市政府对外宣布:全面启动汕头科学城规划建设,全力打造科技创新的策源地、产业发展的加速器、人才引进和交流合作的主平台。
作为汕头科学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与精细化工广东省实验室已孵化出4家初创企业。中国科学院院士、化学与精细化工广东省实验室主任陈小明表示,实验室将乘着汕头建设科学城的东风,继续瞄准国家战略和地方产业需求招才引智,力争做出一批有显示度的科研成果;实验室园区二期还将与汕头科学城建设同规划谋发展,落地后将贯通“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的创新全链条。
经过多年培育,汕头新材料产业规上工业企业达295家,其中产值亿元以上企业超百家。光华科技连续8年在国内电子化学品行业排名第一,西陇科学在国内化学试剂行业排名第一,万顺新材是国内最大的功能膜生产商,美联新材是国内最大的塑料黑色母粒生产商……
近年来,汕头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主体培育,壮大创新驱动“生力军”。据统计,目前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753家,628家企业通过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创历史新高。
原文链接:http://www.gd.gov.cn/gdywdt/dsdt/content/post_442793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天下众合/中解联合解债2020-10-12
- 司法反腐力度空前:昨天2020-07-15
- 广东省民政厅关于开展规2021-03-27
- 湖南出台深化整治形式主2020-05-12
- 重庆开设纪检监察干部培2020-05-12
- 法治宣传志愿服务进社区2020-05-13
- “鹿角巷”奶茶引发多起2020-05-13
- 居委会主任贪污,被判死2020-07-15
- 中国—阿联酋旅游合作论2020-07-17
- 中国—巴布亚新几内亚应2025-09-20
- 贺荣会见蒙古国法律与内2025-09-20
-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组织开2025-09-19
- 广西平陆运河兰海高速公2025-09-19
- 多源特征融合算法提升玉2025-09-19
- 2025年中国—东盟博2025-09-19
- 丁薛祥会见新加坡政府投2025-09-19
- 一抹“藏蓝”的暖心守护2025-09-19
- 兵团发挥异地商会作用扩2025-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