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社会资讯网!
当前所在:首页 >文学艺术> 赛芦笙、听月琴、用水书写对联,少数民族的春节年味十足!

赛芦笙、听月琴、用水书写对联,少数民族的春节年味十足!

时间:2024-02-19 08:16:47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新闻出版局 作者:佚名

  少数民族怎么过春节?这个假期,南宁两名市民返回老家,体验了一把久违的民族风情。

  

  侗族姑娘弹琵琶跳起舞。图片由受访者供图

  久违的芦笙震天响穿着侗衣跳起舞

  农历正月初一上午,三江侗族自治县富禄苗族乡高安村,赛芦笙友谊赛在这里举行,近百位参赛者吹起高中低音不同声调的芦笙,雄浑笙歌震天响,喜气洋洋迎接龙年新春。戏台上,穿着民族盛装的侗族姑娘伴随着现代歌曲跳起了舞蹈。

  李女士换上了侗族服装,梳起了侗族发髻,参加芦笙踩堂。此时,笙歌阵阵、耶舞翩翩,热闹非凡。

  

  三江侗族自治县富禄苗族乡高安村赛芦笙友谊赛热闹开展。图片由受访者供图

  据了解,芦笙节是侗族地区最普遍、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各村各寨的姑娘穿着盛装,佩戴银花银饰,小伙子带着芦笙,从四方八面赶到芦笙场来,围成圆圈吹笙,姑娘们伴着笙音跳起舞蹈,气氛十分热烈。据悉,农历正月初一只是友谊赛,一直到2月21日,三江的多个侗寨还要举行芦笙比响活动,想感受浓郁侗族风情的游客朋友可别错过了。

  李女士说,他们白天欣赏芦笙表演,晚上则重温侗族坐妹风俗。腊汉(帅哥)弹起琵琶、吹侗笛与腊妹(美女)坐夜对唱侗歌,一起喝油茶庆新年。

  学习马尾绣带着儿子一起写水书对联

  水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今年春节,水族女子罗爱香回到了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伯祖父谢朝海家过春节。

  

  罗爱香(右)向水族妇女学习水族马尾绣。图片由受访者供图

  回到三都,罗爱香换上了马尾绣纹样的水族服装、戴上银饰,先是祭拜了千年金丝楠树,这是水族对树神的原始崇拜。随后,她跟随水族妇女学习了水族马尾绣技艺。马尾绣的制作过程繁琐复杂,用彩丝将清洁后的长马尾缠绕起来形成马尾丝,再在布上用盘绣的形式绣上花纹。马尾绣图案古朴、典雅、古色古香。今年是龙年,双龙戏珠、龙生九子等吉祥如意的图案很受欢迎。

  

  水族马尾绣儿童帽。图片由受访者供图

  在水族写对联,用的是水书。水书即为水族的文字。水族古文字体系保留着图画文字、象形文字、抽象文字兼容的特色,2500多个单字中,大部分为异体字,是水族先人在对生产、生活的观察和思考的智慧结晶。水书被誉为水族的“易经”“百科全书”。

  

  罗爱香和儿子一起向伯祖父谢朝海学习水书。图片由受访者供图

  罗爱香买了很多字帖和毛笔,并和丈夫、儿子一起向伯祖父学习书写水书对联。伯祖父的一番勉励,激起了她传承民族文化的强烈愿望。

  

  水书对联。图片由受访者供图

  春节成为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好时机

  李女士即将从三江侗寨回到南宁工作,罗爱香也要挥别水族家人回南宁继续开办艺术教育培训机构。在她们看来,春节既是亲人团聚的好机会,也是学习、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好时机。

  “生活在都市里,处处是现代化的建筑,但侗寨、侗歌、芦笙、酸鱼酸肉时不时会浮现在我的眼前,侗族文化深埋在我的心里。”李女士说。

  “我一直执着于艺术教育,源于伯母对刺绣手工艺的痴迷与热爱。如果我们这一代人不再传承水族文化,孩子怎么知道什么是民族文化,又如何增强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罗爱香说。(雷小琴)


原文链接:http://gx.wenming.cn/whcl/202402/t20240218_6738870.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
[关闭][返回顶部]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社会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社会资讯网 shzxl.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49160号-29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联系电话:010-53386795 13366461258 010-56278284 13391776757 010-56232582  
监督电话:186108229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