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博白“村晚”成文旅融合新引擎
原标题:
家门口乐享文化大餐 “村晚”成文旅融合“新引擎”
“村晚”演出现场。
“这回我们村的新春晚会节目表演很好看,观众比往年多,来得晚点位置都没了。”在玉林市博白县水鸣镇西塘村现场观看“村晚”的村民冯朝辉说。
2月12日(正月初三)晚,博白县水鸣镇西塘村第15届春节联欢晚会在白面麓生态园举行,现场灯光闪烁,热闹非凡,村民们欢欣鼓舞,共同庆贺新春佳节。至此,西塘“村晚”已经走过整整15个年头。
重走“村晚”路忆往昔西塘努力奋进
“每年‘村晚’都是由村民自发组织的,从导演到主持人都是乡里乡亲。”谈及村里的“村晚”,组织者冯李明有颇多感慨。2010年大年初一,水鸣镇西塘村举办了首届春节联会晚会。他说,晚会全凭村民意愿,村民自己就是导演,就是演员。如今,西塘村“村晚”已经连续举办了15届,历经数次传承和创新,已成为当地乡村每年过年的文化大餐。当晚的第15届“村晚”,是通过节目引领群众重走“村晚”之路,带领群众回顾过去“村晚”走过的点点滴滴,充分感受到西塘村和水鸣当地乡村振兴、文旅融合的发展变化。冯李明表示,村民们都喜好这种文化的洗礼,而这种洗礼不仅是对村民精神文化的浸润,还从根本上改变了西塘村原来文化贫穷、赌博成习的落后村貌,西塘村也因此声名远播,被评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艺术村”。
“村晚”搭舞台经济文化“唱大戏”
当晚夜幕尚未降临,西塘村的男女老少便陆续来到白面麓生态园,现场座无虚席,灯光摇摆、闪烁。据介绍,本次西塘村第15届春节联欢晚会以“乡村振兴促发展水鸣明天更美好”为主题,融入博白县、水鸣镇乡村振兴和文旅融合元素,分中国·幸福年、白州·万象新和家乡·步步高三个篇章。
“这片美丽的土地,有他有我有你,沐浴金色的阳光,啊,欢聚在一起……”晚会在开场舞《节日欢歌》欢快的节奏中拉开帷幕。当晚,龙狮表演《龙狮献瑞》,歌曲《遥远的她》《明天你好》,舞蹈《西子湖初妆》《美丽中国》,吉他弹唱《父亲写的散文诗》,诗歌朗诵《走进西塘》,歌舞《家乡步步高》等轮番上演,让西塘村群众体验了一场动感十足的新年文化盛宴。节目涵盖歌曲独唱、舞蹈表演、诗歌朗诵等,紧扣时代主题,体现了当地乡村振兴、文旅融合的喜人变化,反映了村民勤劳朴实、积极进取的精神。
据悉,目前水鸣镇打造了芒竹编工艺、陈皮柑种植、柠檬种植等特色产业。有芒竹编企业15家,专业或业余参与芒竹编织工作的有4000多人,全镇芒竹编织产业年销售额达1.4亿元。陈皮柑种植面积达6000多亩,柠檬种植面积约3000亩。
活动现场,《龙狮献瑞》《父亲写的散文诗》《走进西塘》与现场编织芒竹编产品、竹编舞等节目或深情款款,或柔情似水,或温馨感人,一次次将“村晚”推上了高潮,再现水鸣西塘村村民生活节节高的美好愿景。晚会在《相亲相爱》的温暖歌声中完美落幕。
新春焕新生“村晚”炼成文化名片
“这么多年来的台前幕后,村民生活充实并快乐着。有时候觉得‘村晚’就像是养了个孩子,如今长到15岁了。每年一放寒假,村里的很多小孩就跑过来问我什么时候开晚会?”每年春节前夕,西塘村的村民们更忙碌,为独具特色的“村晚”精心准备。作为西塘村连续15届“村晚”的总导演兼主持人,王莹更是忙得不可开交。在每年春节西塘村举办的“村晚”中,她忙前忙后,精心编排节目,并导演、主持、演唱,认真彩排每一个节目。她带领村民在草根舞台上,展现了自己的文化梦、春晚梦。历尽“村晚”15年的岁月轮回,她已从当年的大学生成为一名地道的西塘村媳妇。音乐科班出身并从事中学音乐教学工作的她,如今常在博白县教育、文化等领域的活动中留下主持的倩影。
“‘村晚’陪伴了我的成长,也见证了我的成长。我已从一个小小男孩变成了一个胸中有征程,眼里有希望的大人了。15年的‘村晚’让我享受了一场场文艺盛宴,认识了各行各业的杰出人才。”历经15届“村晚”的王小龙说起西塘“村晚”,侃侃而谈,“家乡人民的团结一直让我备受鼓舞,西塘‘村晚’精神激励着我用发展的眼光不断完善自己。我愿与家乡的发展共进!”
同样经历了15届“村晚”的冯玲玲,目前已在博白县某初中就职。她说:“西塘每年的‘村晚’让我看到了整个西塘村村民的团结、热忱,是他们让社会更多的人士认识西塘、了解西塘、发展西塘,这种精神更像是西塘‘村晚’的一个文化标志。”
关爱就在身边生意伙伴成就“村晚”
提起15年来年年举办的“村晚”,其中与这两个人的关爱息息相关。2011年冯李明和两个生意伙伴筹资创办了白面麓生态园,村民以土地入股,年底还有分红,自此,这个生态园也成了每年“村晚”的举办地。为了丰富当地孩子们的课余生活,2015年,冯李明专门筹资在生态园建了一栋三层的楼房,命名为“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开设舞蹈室、音乐室等,免费提供给孩子们在周末学习琴棋书画,还邀请一些专业老师来指导。2023年5月,水鸣镇网络电商直播基地以及白面麓生态园摄影创作基地、玉林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客家村长拍摄基地等在白面麓生态园相继揭牌成立;2023年7月,白面麓生态园牵手本土主播走进水鸣镇龙利村葡萄自摘园,开展电商直播助农增收活动,为当地推进乡村振兴和文旅融合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水鸣镇网络电商直播基地共为推广水鸣芒竹编、陈皮、红菇、竹笋、豆豉、瓜皮等特色三农产品开展电商直播带货活动50多场次,为当地群众增加收入,为三农产品拓展了销路。
水鸣镇西塘村“村晚”彰显了水鸣镇群众欣欣向荣的生活和孜孜不倦的文化追求。(祁海莲 庞钜文)
原文链接:http://gx.wenming.cn/sxdt/202402/t20240218_6739145.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下一篇:来宾武宣县送戏进城展新貌
- 天下众合/中解联合解债2020-10-12
- 司法反腐力度空前:昨天2020-07-15
- 广东省民政厅关于开展规2021-03-27
- 湖南出台深化整治形式主2020-05-12
- 重庆开设纪检监察干部培2020-05-12
- 法治宣传志愿服务进社区2020-05-13
- “鹿角巷”奶茶引发多起2020-05-13
- 居委会主任贪污,被判死2020-07-15
- 中国—阿联酋旅游合作论2020-07-17
- 中国—巴布亚新几内亚应2025-09-20
- 贺荣会见蒙古国法律与内2025-09-20
-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组织开2025-09-19
- 广西平陆运河兰海高速公2025-09-19
- 多源特征融合算法提升玉2025-09-19
- 2025年中国—东盟博2025-09-19
- 丁薛祥会见新加坡政府投2025-09-19
- 一抹“藏蓝”的暖心守护2025-09-19
- 兵团发挥异地商会作用扩2025-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