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社会资讯网!
当前所在:首页 >关注民生> 我国有近3亿老年人,2023年老年用品市场规模达5万亿元——解难题强产业 发展银发经济(权威发布)

我国有近3亿老年人,2023年老年用品市场规模达5万亿元——解难题强产业 发展银发经济(权威发布)

时间:2024-02-05 08:03:22 来源:广东省民政厅 作者:佚名

  银发经济是向老年人提供产品或服务,以及为老龄阶段做准备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和。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1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有关负责同志介绍了相关情况。

  “我国有近3亿老年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老年人期待提高生活品质的愿望和需求不断增强。银发经济涉及面广、产业链长、业态多元,涵盖一二三产业,孕育着新机遇,也必将催生新领域和新赛道。”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张世昕表示,发展银发经济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需要,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举措,“《意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促进事业产业协同发展,加快银发经济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培育高精尖产品和高品质服务模式,让老年人共享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

  “《意见》始终围绕人民群众需求,将‘解难题、强产业’作为两个关键着力点。”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司长刘明认为,发展银发经济,要坚持统筹协同原则,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统筹推动养老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一方面,将发展民生事业放在优先位置,聚焦老年人吃饭、购物、就医、养老等‘关键小事’,覆盖居家、社区、机构、社会等生活场景,保障基本民生、刚需服务,方便老年人享受美好生活;另一方面,重点培育一批市场前景明确的潜力产业,丰富和扩大高品质产品和服务供给,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

  近年来,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促进了老年用品产业发展。“2023年,我国老年用品市场规模达5万亿元,产品种类和数量也具备了一定规模。”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何亚琼介绍,近年来,工业和信息化部先后发布了两批老年人用品产品推广目录,主要聚焦老年服饰、陪护机器人、智能监测仪、多功能护理床等631个优质产品,编制了9批升级和创新消费品指南,推广了一批契合老年人需求的创新产品,“下一步将鼓励和引导生产企业开发更多更加人性化、品质化、品牌化、实用化的老年用品。”

  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是顺应老年人愿望、让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民政部大力推动养老服务发展的重心向居家社区倾斜,取得明显进展。“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全国共有35.9万个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308.5万张社区养老床位,已有392个县(市、区)建成示范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民政部养老服务司负责人李永新表示,民政部将贯彻落实《意见》要求,持续完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政策体系,细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家庭养老床位等方面要求,持续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建设,如期完成“十四五”期间建成500个示范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的目标。

  围绕促进银发群体放心便利消费,《意见》提出了多项举措。商务部服务贸易和商贸服务业司负责人朱光耀表示,下一步将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优化银发消费发展环境,积极发展健康消费,深入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鼓励试点地区社区开展商业设施适老化改造,发展社区食堂,扩大老年助餐服务;二是加强国际合作,充分发挥进博会、服贸会、消博会等平台作用,推动养老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积极推进与有关国家和地区的自由贸易协定谈判,持续推动在养老服务领域达成更高水平双向开放承诺;三是推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实施家政兴农行动,鼓励引导家政从业人员积极参与居家老年人的照护服务。

  


原文链接:http://smzt.gd.gov.cn/mzzx/qgmz/content/post_435933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
[关闭][返回顶部]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社会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社会资讯网 shzxl.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49160号-29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联系电话:010-53386795 13366461258 010-56278284 13391776757 010-56232582  
监督电话:186108229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