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社会资讯网!
当前所在:首页 >文学艺术> 百色:“农”墨重彩写华章 和美乡村谱新篇

百色:“农”墨重彩写华章 和美乡村谱新篇

时间:2024-02-01 04:29:42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新闻出版局 作者:佚名

  原标题:

  “农”墨重彩写华章 和美乡村谱新篇

  ——“回眸2023·展望2024”系列报道之七

  

  农村风貌改造后的凌云县下甲镇彩架村村貌。记者 覃蔚峰 摄

  芒果产业集群助力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经验获中办推广;成功举办第二届中国芒果产业大会、全国农服进万家系列活动暨2023年农业社会化服务典型发布活动、全区特色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全区实施“千村引领、万村提升”工程加快建设广西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现场推进会等大型活动;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特色产业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治理工作在全区作典型发言;全国首个农产品原产地电子束保鲜示范中心获评2023年全球最佳减贫案例……2023年,百色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统揽“三农”工作,稳步推进农业增效、农村增色、农民增收,“三农”成绩可圈可点、亮点纷呈。

  2023年,百色市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的目标,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建设“农业强市”,预计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10亿元,同比增长4.7%;增加值313.7亿元,同比增长5.1%。全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取得新成效,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稳步推进。

  守牢粮食安全底线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百色市将粮食安全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压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改造提升基本农田质量,强化政策和技术引领,全力以赴抓好粮食生产。

  坚守粮食安全底线,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通过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旱改水工程建设、推动撂荒地和“非粮化”治理等,持续推进粮食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夯实粮食生产基础。2023年,全市完成耕地流出整改超10万亩,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93万亩,治理“非粮化”耕地5.23万亩。

  科技赋能保障粮食安全生产。通过建立高产示范片、推广良种良法、强化科技服务等措施,提高粮食生产的科技含量。为提高单位面积作物产量和生产效益,百色市大力发展间套种扩大耕地复种并取得良好效果,通过持续发展玉米间种大豆或红薯、果园间套种玉米或大豆等模式,在全市开展水稻玉米高产攻关示范创建,增强粮食生产综合能力,保障粮食稳定供给。2023年,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388.6万亩,预计产量112.75万吨。

  提升农业防灾减灾救灾能力。2023年上半年,为夺回因干旱等极端天气影响造成的粮食损失,百色市采取扩大种植面积、优化种植方式、加强田间管理、下沉蹲点指导等措施,指导各地充分利用旱改水田块、撂荒地、果改粮等耕地或土地资源扩种粮食,因地制宜选择粮食品种和生产模式,通过多种模式抢扩种粮食10.58万亩,全力推进粮食灾后恢复生产,确保全年粮食稳产增收。

  特色农业产业不断壮大

  近日,在田阳区田州镇隆平村,红彤彤的小番茄挂满枝头,菜农在地里忙着采收、分拣、装箱,“南菜北运”基地里更是一派繁忙景象。记者了解到,入冬以来,田阳区以番茄为主打的秋冬菜陆续搭乘“百色一号”专列销往粤港澳大湾区。“我们和深圳市光明区加强产销对接,让更多的农特产品走进大湾区市场。”田阳区农业农村局种植业技术推广站副站长、高级农艺师梁玉平说。

  乡村振兴要靠产业,产业发展要有特色。近年来,田阳区结合自身资源优势,积极推动芒果、秋冬菜等特色产业发展壮大,通过引进一批龙头企业、扶持一批示范基地,持续深化粤桂协作,不断提升农产品附加值,走出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特色乡村振兴路子。据农业部门统计,2023年田阳区蔬菜种植面积约40万亩,预计总产量100万吨,其中番茄种植面积23万亩,预计总产量约68万吨,总产值约16亿元。

  田阳区走上特色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路子,是百色市壮大特色农业产业,做强“土特产”文章的一个缩影。2023年,百色市成立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工作专班,大力推进粮食、蔬菜、水果、生猪等13大特色产业发展,百色芒果等21个特色农产品品牌纳入“百香百色”区域公用品牌管理,打造了百色芒果、靖西大麻鸭、乐业猕猴桃、西林沙糖桔等一批特色鲜明、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业品牌,百色芒果位居2023年中国区域品牌百强榜第32名,品牌价值105.56亿元。

  为强化农业品牌建设,大力推进产业振兴,百色市扎实做好农业优品种、提品质、强品牌、土地大流转工作,累计建成各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园区2500多个,全市发展县级“86”特色产业的脱贫户19.27万户,产业覆盖率达96.76%。通过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实现每个脱贫村均有1个以上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覆盖,全市5725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农户14.23万户,群众收入持续增加。

  截至目前,全市共拥有广西农业品牌目录品牌产品35个,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总数292个,38家企业67个产品获得“圳品”认证,两项总数均位居全区第一位。2023年,百色市利用广西名特优交易会、中国农民丰收节等活动,实现销售、签约金额达4亿多元。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稳步推进

  近日,走进凌云县沙里瑶族乡龙化村,只见村道干净整洁,房屋错落有致,绿化美观大方……和美乡村新形象随处可见。2023年,龙化村获得第十批百色市文明村镇称号。谈起这几年村里的变化,村民韦永才说:“现在村里环境大变样,家家户户有卫生厕所,各种基础设施逐渐完善,群众的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了,生活越过越好。”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寄托着广大农民对美好家园、美好生活的期盼。2023年,百色市按照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全面实施“千村引领、万村提升”工程,以实施农村厕所、垃圾、污水“三大革命”村庄规划编制为切入点,新编制全市“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468个,全市衔接资金投入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665个,开展“组团式”帮扶促进教育、医疗领域提质增效,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1个,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3个,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稳步推进。

  “没花一分钱,用积分兑换了面条、酱油和洗衣粉,以后参加志愿服务的劲头更足了!”1月15日,田阳区百育镇九合村村民黄阿姨在当地的“爱心超市”用积分成功兑换生活用品。以“小积分”兑换“小奖品”成就“大治理”,是百色市推进乡村治理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创新举措。2023年,通过开展移风易俗“五大行动”,全市1895个村(社区)均建立健全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和村级组织工作事务责任清单,有1262个村推广应用“积分制”,1797个村应用“清单制”,乡村治理成效明显。

  回顾过去的一年,百色市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稳步迈进。进入新发展阶段,百色市将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守牢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加快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提升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水平,加快实现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记者 黄艳萍 通讯员 罗宁)


原文链接:http://gx.wenming.cn/wmcj/202401/t20240129_6733157.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
[关闭][返回顶部]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社会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社会资讯网 shzxl.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49160号-29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联系电话:010-53386795 13366461258 010-56278284 13391776757 010-56232582  
监督电话:186108229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