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银发经济“蓝海”
维辰
1月15日,国办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从老年助餐、养老照护、文体服务、适老化改造、金融支持等多维度出发,提出4个方面26项举措。这也是我国首部支持“银发经济”的专门文件。
从《“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首次专章提出“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到2024年首场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政策举措,再到此次出台专项政策,其背后的逻辑都是一致的:发展银发经济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既利当前又惠长远。
一方面,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银发经济就是面向老年人提供多层次、多样化产品和服务的经济。看需求侧,“十四五”时期,老年人口结构、经济社会条件都发生变化,银发经济的发展条件日益成熟——2022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8亿人、占全国总人口比例为19.8%,预计2035年左右这一比例将超过30%。与之伴随的是,老年人的需求结构正在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特别是1962年以后的“婴儿潮”陆续进入老龄化阶段,这些新的老年群体物资储备更加充实、消费观念更新、消费意愿和能力更强。
另一方面,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银发经济不仅包括传统的衣、食、住、行、用等实物消费,也包括长期照护、家政服务、养老金融等服务消费,还包括文化、休闲、娱乐等新型消费,以及科技赋能下的智慧产品和服务、居家和公共场所的适老化改造,可见其涉及面广、产业链长、业态多元、潜力巨大。目前,我国银发经济规模大概在7万亿元左右,占GDP比重大约为6%。到2035年,银发经济规模将达到30万亿元左右,占GDP比重约10%。在老龄化程度高的一些发达国家,银发经济已经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发展银发经济,有利于将我国人口老龄化结构势能转换为内需消费动能。
目前,我国银发市场尚处“蓝海”,受传统观念、市场情绪等因素影响,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程度错配。如今,《意见》填补了银发经济产业政策空白,明确提出支持七大产业领域、规划10个相关产业园,还具体到了细分行业和产品类别,可操作性强,明晰了市场发展前景,有望吸引规模型企业入局,更好满足老人需求。
需要注意的是,谈到银发经济,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保障每一个老年人老有所养。这也是为什么国常会同时强调“要切实履行政府保基本、兜底线职责,加强老年人基本民生保障,增加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重要原因。《意见》提出的“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有异曲同工之妙。
调研发现,在相对偏远、配套设施较为薄弱的地方,如西部一些地区,投资老龄产业成本太高,企业不愿来;农村地区和城市地区之间,养老服务也存在较大差异。如何避免不同地区养老服务差异扩大,也是需要一步步探索解决的问题。
原文链接:http://smzt.gd.gov.cn/mzzx/llyj/content/post_433630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天下众合/中解联合解债2020-10-12
- 司法反腐力度空前:昨天2020-07-15
- 广东省民政厅关于开展规2021-03-27
- 湖南出台深化整治形式主2020-05-12
- 重庆开设纪检监察干部培2020-05-12
- 法治宣传志愿服务进社区2020-05-13
- “鹿角巷”奶茶引发多起2020-05-13
- 居委会主任贪污,被判死2020-07-15
- 中国—阿联酋旅游合作论2020-07-17
- 中国—巴布亚新几内亚应2025-09-20
- 贺荣会见蒙古国法律与内2025-09-20
-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组织开2025-09-19
- 广西平陆运河兰海高速公2025-09-19
- 多源特征融合算法提升玉2025-09-19
- 2025年中国—东盟博2025-09-19
- 丁薛祥会见新加坡政府投2025-09-19
- 一抹“藏蓝”的暖心守护2025-09-19
- 兵团发挥异地商会作用扩2025-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