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岑溪绘就乡村振兴壮美新画卷
原标题:
努力绘就乡村振兴壮美新画卷——岑溪市打出系列“组合拳”扎实推动乡村振兴
走进城乡企业,一家家农业企业和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一间间就业帮扶车间及城乡大中小型企业吸纳了5万多名农民和9385名脱贫户监测户劳力在县内就近就业增收;漫步乡村处处可见天蓝水碧、花红树绿、道路平坦、粉墙黛瓦、篱笆疏影,勾勒出一幅幅处处是景,产业欣欣向荣,村颜美美与共,治理井井有条,生活蒸蒸日上的壮美画卷……这是近日在梧州岑溪市乡村走访时看到的情景。
“今年以来,我们紧紧围绕‘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这条主线,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牵住动态监测‘牛鼻子’,完善产业扶持‘政策包’,强化脱贫保障‘要素链’,打好产业发展与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等促进群众增收和村集体经济增收的‘组合拳’,让脱贫成果‘成色’更足,乡村振兴‘底色’更亮。”岑溪市乡村振兴局局长黎荣臻表示。
聚焦底线任务,强化政策落实,巩固脱贫根基
岑溪市坚持底线思维,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一以贯之落实好常态化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着力织密防止返贫的预防预警网络,筑牢预防返贫底线,从源头上建起“截流闸”和“拦水坝”,在“守底线”上“出实策”见实效,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
——做实动态监测风险预警。成立以市委书记、市长为组长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领导小组,全面落实牵头抓总责任,继续深化巩固脱贫成果“日交办、周调度、月研判”工作机制以及调研督导工作机制,定期开展专项调研督导,发现问题及时通报跟进整改;强化“市级领导包镇联村访户、市直单位责任团队包镇联村联户、乡镇干部包村联户”的干部分包联系机制,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综合运用网格化排查、部门筛查预警、数据信息比对、脱贫户监测户自主申报、市镇干部研判等形式,持续健全落实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按照“分级负责、无缝对接、全面覆盖、职责到人”的原则,建立县级网格1个、乡镇网格14个、村级网格276个,逐村逐户开展防返贫监测“拉网式”排查,确保不少一村、不漏一户、不留死角,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扎紧预防返贫致贫“藩篱”,筑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第一道防线”。今年,共对全市19.5万户农户开展常态化排查、集中排查、重点排查,进行防贫监测动态调整13次,累计认定监测对象160户697人。
——倾力做好监测帮扶。充分发挥政策宣讲作用,利用政策宣传大喇叭、微信群、一封信和“夜谈会”等方式,并通过发放政策“明白纸”,推行防返贫监测对象申报“一码通”等途径,提高群众政策知晓度。选派206名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队员、4616名党员干部开展精准帮扶,对每户监测对象落实一名国家公职人员为帮扶责任人,精准落实发展产业式、政策兜底式、创业就业式帮扶措施,推广“支部连支部、干部包到户”做法,把帮扶村作为派驻单位党建联系点,形成一人驻村、全员帮扶格局;狠抓政策落实,坚持问题导向、质量导向、群众满意度导向,推动全面落实“三保障一安全”政策。今年以来,共为8.85万人次学生落实各类补助资金4705.27万元,为7.1万人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制定个性化健康帮扶措施,低收入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100%,完成农村住房安全动态监测危房改造任务80户,落实资金550万元完成16个饮水安全项目;帮扶干部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200余件,向1667户脱贫户发放小额贷款7645万元。开展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脱贫人口外出务工规模3.03万人,同比增长7.49%,脱贫群众增收致富基础更加稳固。
紧盯增收目标,优化产业帮扶,提升脱贫成果
发展产业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治本之策。岑溪市以产业就业帮扶为着力点,在促进脱贫人口就业和增收上下功夫,依托本地特色资源,写好“土特产”文章,激发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在“抓发展”上“惠民生”,让脱贫群众端牢端稳产业“金饭碗”。
岑溪市乡村振兴局局长黎荣臻说:“高质量做好产业帮扶工作,使脱贫群众与带贫主体建立稳定、紧密、互利的利益联结机制;高标准做好稳就业工作,把有劳动能力的脱贫户、脱贫人口作为重点培训对象,更好帮助脱贫劳动力实现技能就业、技能增收。”
在波塘镇波塘社区国羽服装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聘请入厂就业的村民正在加紧赶制订单。近年来,波塘镇在写好“青山绿水”发展种植养殖产业文章的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和扶持农村中小企业、农业企业及新型经营主体的力度,优化营商环境,扶持就业帮扶车间、农业企业以及农业新型经营主体逐步壮大,先后成立了岑溪市富民农资有限公司、岑溪市祥富生态农业旅游农民合作社、岑溪市波塘镇和顺养殖业有限责任公司、岑溪市波塘升辉养殖场等一批农业企业,逐步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村集体经济“三驾马车”,带动村民就近就业增收致富。
岑溪市还推动以各产业基地促园区、以园区促全链条发展,做大做强优势主导产业,做实做优产业增收项目,形成产业发展后劲足、群众增收有保障的产业促增收再提升脱贫成果的格局。今年以来,共投入衔接资金9945万元,重点扶持六堡茶、软枝油茶、澳洲坚果、黄金蜜露等优势产业,实施产业项目59个,全市茶园面积达3.95万亩,古典鸡年养殖年出栏肉鸡1260万羽,现代化生猪生态规模养殖场104个生猪存栏量约24万头,带动脱贫人口1460户,人均增收约1500元。对1万多户发展特色产业的脱贫群众给予“先种养后奖补”,奖补金额放1994.34万万元。同时投入资金7277万元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新发展六堡茶、三黄鸡、黑山羊、集体经济厂房商铺等项目63个,推动项目多点“开花”,全市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5099.66万元,同比增长6.11%。在此基础上,抓好历年建成274个项目持续健康运营,为村集体经济增收740多万元,带动效果日渐凸显。此外,强产业、育龙头,推动特色产业提质增效,逐步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开展示范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示范社评定,全市新注册家庭农场28家、农民合作社14家,53个脱贫村共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61个,带动脱贫户(含监测对象)1282户,脱贫户比例达到36.42%。以各类惠农补贴及时全额兑现助推联农带农,全市脱贫人口年人均纯收入为17745元,收入增速13.1%,实现“两个高于”目标。
突出示范创建,美化乡村环境,建设和美乡村
走进糯垌镇绿云村,平坦整洁干净的村道、统一规划立面装饰的民房建筑、水榭楼阁、牛娘戏台、荷花观景台、花卉基地、火龙果种植基地等映入眼帘,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宁静祥和的乡村气息见证着这个广西5A级乡村旅游点的蜕变。
“我们村从2019年7月开始,按照‘三区两园两路’的总体规划,打造梧州、岑溪两级乡村振兴示范点。”绿云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黎观良介绍说,我们巧借山形,善用水势,把示范点中原有的自然风光和民族特色文化相融合,打造了铁索桥、水磨坊、吉熊献宝、戏茶戏语、仙人迎客、绿云神泉、荷塘月色、牛娘戏台等一批景观景点,融入烧烤、钓鱼、采摘、餐饮、花卉种植、水果种植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并设置了村史馆、民俗馆、演艺馆、文化长廊、非物质文化传习馆等文化展示场所,每年接待游客20多万人,增收20万余元。我们还联合周边8个村先后流转土地5000亩,吸引13家企业入驻到绿云村发展种植火龙果3500亩、泰国红宝石蜜柚600亩、圆叶葡萄300亩、砂糖橘80亩、杜鹃红山茶250亩;发展农家乐3家,在景区经营商业门店与摊位30家,户年均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2023年村产业产值达到了2650万元,带动300多名村民就业,村集体经济突破了20多万元。村里先后获得“广西五星级乡村旅游区”“广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自治区乡村振兴集成改革优秀试点村”“广西乡村旅游重点村”“广西民族特色村寨”“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等荣誉。
糯垌镇绿云村的华丽蜕变只是岑溪市抓示范、带创建的一个实践写照。近年来,岑溪市始终把解决群众最关心、最期盼的基础设施问题放在首位,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着力推进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农村改厕、村容村貌提升,以及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完善,持续强化农村基层治理、深化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补齐乡村建设治理短板,持续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在“净起来”上发力,在“美起来”上下功夫,在“促振兴”上“提品质”,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和美乡村。
强力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全市38个村(社区)完成村庄规划编制;安排落实基础设施专项资金4204.5万元建设项目156个,共投入资金5284.77万元建设人饮项目160个,脱贫人口安全饮用水率达100%;实施农村电网改造项目366个,14个乡镇实现4G基站、5G基站全面通达;投入村屯道路建设资金超4.7亿元,修建硬化村屯道路1670多条,总里程1184.9公里;推动农村“厕所革命”,户厕覆盖率达到93.16%;为290个村(社区)公共服务中心配套建设了卫生医疗室、农家书屋、文化舞台、篮球场、足球场等设施。
开展“三微园”建设扮靓村庄环境。农村民居庭院及周边变成了微菜园、微花园、微果园,家家户户开窗见绿;推门入园,低头赏景、抬头闻香。盘活乡村道路两旁、居住庭院的闲置土地,拓展美化村庄、庭院发展空间。波塘镇古冻村在村道两旁合理建设微花园15个,并通过由村民认种、认养、认管的方式进行栽种和管理,扮靓村庄环境。安平镇中庆村盘活利用村内边角旮旯,汇聚村民、党员和村党总支部三方力量,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并将一些乡土特色文化元素的物件融入“三微”景观建设中,创建了“互联网+微鸡园”和百米乡村文化路,做到见缝插绿、见空插园,为乡村振兴“增绿添美”。
着力推进农村风貌提升工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清洁村庄行动。把国道、村道两旁无人居住的闲置破旧房屋、村道边沟、河道和村民房前屋后等列为环境综合整治的重点,进行村容村貌和户容户貌提升,切实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筋竹镇借助实施梧州市实施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示范乡镇建设活动“春风”,持续推进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挖掘辖区内富集的旅游资源,建成2个精品示范型村庄、3个设施完善型村庄和45个基本整治型村庄,先后获得“梧州市乡村振兴示范镇”“广西生态特色文化旅游示范镇”等荣誉,人居环境“美”起来,家家不仅有“里子”,更有好“面子”。
开展乡村善治及文明实践活动,小积分赋能乡村大振兴。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自治、共治、德治、法治、智治“五治融合”的乡村振兴善治新格局的形成,开展“婚嫁新风进万家”“整治农村陈规陋习”“星级文明户”三大专项行动,用好“一约四会”,着力整治高价彩礼、低俗婚闹、人情攀比、铺张浪费、封建迷信等陋习。推行以“三本存折”“三张清单”“三个一”等“积分制”“清单制”,创新打造“码上学”“码上报”“码上说”三大文明实践服务功能,以数字信息技术赋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1441场次,惠及群众165.4多万人次。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在2024年的新征程中,我们将以更强有力的举措和更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守底线、稳增收、促振兴,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脱贫群众生活必将更上一层楼,乡村振兴的画卷必将更加壮美!”黎荣臻局长信心满怀地说。(通讯员 梁铁)
原文链接:http://gx.wenming.cn/sxdt/202401/t20240116_6727422.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河池天峨举办文化惠民演出活动
- 天下众合/中解联合解债2020-10-12
- 司法反腐力度空前:昨天2020-07-15
- 广东省民政厅关于开展规2021-03-27
- 湖南出台深化整治形式主2020-05-12
- 重庆开设纪检监察干部培2020-05-12
- 法治宣传志愿服务进社区2020-05-13
- “鹿角巷”奶茶引发多起2020-05-13
- 居委会主任贪污,被判死2020-07-15
- 中国—阿联酋旅游合作论2020-07-17
- 中国—巴布亚新几内亚应2025-09-20
- 贺荣会见蒙古国法律与内2025-09-20
-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组织开2025-09-19
- 广西平陆运河兰海高速公2025-09-19
- 多源特征融合算法提升玉2025-09-19
- 2025年中国—东盟博2025-09-19
- 丁薛祥会见新加坡政府投2025-09-19
- 一抹“藏蓝”的暖心守护2025-09-19
- 兵团发挥异地商会作用扩2025-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