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市灵山县:深化移风易俗 培育文明乡风
钦州市灵山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钦州市中部,辖17个镇2个街道、411个村委会(社区),人口169.07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37.11万人,是广西第三大农业人口大县、中国荔枝之乡、中国奶水牛之乡、中国名茶之乡、中国淡水鱼苗之乡、中国香鸡之乡。
近年来,灵山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文化思想,按照自治区文明办的部署要求,在钦州市文明办的精心指导下,把推进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通过聚焦制度建设、典型示范、探索创新等措施,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正面典型不断涌现,推动移风易俗常态、长效。先后高质量承办全区“推进移风易俗 助力乡村振兴”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示范活动,获评全国文明镇1个,全国文明村(社区)3个,全国文明单位2个,全国文明家庭1户,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1人,灵山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和移风易俗工作的经验做法先后获《广西精神文明建设》刊发3次,《半月谈》和《瞭望》刊发2次,“花点时间”点缀荔乡文明等3个案例入选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典型案例,绘美荔乡志愿服务项目获全国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总决赛铜奖。2023年灵山县作为自治区移风易俗分片区培训班现场教学点进行参观和经验研讨发言。
2023年灵山县作为自治区移风易俗分片区培训班现场教学点进行参观。
2023年灵山县在自治区移风易俗分片区培训班进行经验研讨发言。
聚焦制度建设,推动移风易俗落地见效
完善移风易俗工作制度。将移风易俗工作列入绩效考评内容,建立灵山县深入推进移风易俗 建设文明乡风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制定《关于深入推进移风易俗 建设文明乡风的实施方案》《灵山县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对遏制陈规陋习、树立文明乡风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安排。
完善志愿服务工作制度。组建由县委书记担任总队长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县、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分别下设理论宣讲、文艺文化、移风易俗等“16+N” “5+N” “3+N”支志愿服务特色分队,以桂志愿系统为平台,构建上下贯通、供需对接的队伍体系,形成了以志愿服务总队为统领,各单位志愿服务队、镇村志愿服务队和社会志愿服务组织广泛参与的志愿服务网络。目前,全县志愿者24.4万名,累计活跃度82.9%。2023年开展理论政策宣讲、科技科普、关心关爱、文化惠民等移风易俗文明实践志愿活动8570余场次,惠及群众26.3万余人。
完善“一约四会”制度。指导各村制定或修订村规民约,充实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亲敬老、家风家训等移风易俗内容,并形成各具特色的村规民约“红十条 黑十条”等,在公共场所、农村宗祠、村级宣传栏等场所进行张贴,推动村规民约家喻户晓。组织各村完善“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人员配备、工作职责等内容,积极开展红白事简办、反对迷信崇尚科学等文明劝导活动,让“四会”成为推动文明风尚的重要手段,逐渐形成村民自治、民主管理、以德治村的良好氛围。2023年以来,全县各村共召开“四会”2240余次,劝导各类红白事酒席5800余次。
灵山县佛子镇元眼村村规民约“红十条”“黑十条。
聚焦典型示范,推动移风易俗提质增效
发挥先进人物的典型引领作用。常态化开展“六好”身边榜样、十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动,累计评出县级“六好”身边榜样113人、星级文明户4713户,最美荔乡人45人、文明家庭76户(其中“巧妇九妹甘有琴家庭荣获全国文明家庭”)、荔乡好少年180名(其中3人获评广西新时代好少年)、市级及以上道德模范(中国好人)22人,乡村振兴最美志愿者43人,带动群众积极参与家庭文明建设、移风易俗等活动,弘扬文明新风尚。
灵山县新圩镇萍塘村榜样事迹宣传栏。
发挥文明村镇的示范带动作用。以创建和复核文明村镇、乡风文明示范村为抓手,注重移风易俗,提升文明村镇的乡风文明水平。累计培育自治区文明村镇19个、市级文明村镇49个,县级文明村镇191个,成功打造佛子镇元眼村、沙坪镇井冲村为市级乡风文明示范村(市级红白事文明劝导志愿服务试点村),新圩镇萍塘村为自治区乡风文明示范村、全区红白事文明劝导志愿服务试点村,并以点带面铺开,在全县范围内打造县级乡风文明示范村23个。
灵山县新圩镇萍塘村红白事文明劝导志愿服务队劝导村民酒席简办,并签订承诺书。
发挥文明实践中心(所、站)阵地宣教作用。在文明实践中心成立全区第一个文明实践结对共建好人馆,通过图文、影音、实物、留言交流等形式,生动展现灵山县历年来涌现的“道德模范”“荔乡好人”“最美人物”“先进典型”等95人的先进事迹,向社会开放,截至目前参观人数超1.5万人次。在各镇(街道)、村(社区)文明实践所(站)充分利用宣传栏、景观小品、墙绘等形式,对移风易俗工作、活动进行广泛宣传,文化阵地展示有移风易俗宣传栏、道德模范、星级文明户等先进典型事迹、红事新办“六提倡六反对”、白事简办“八建议八提倡”等内容,使移风易俗真正入眼、入耳、入脑、入心。
灵山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结对共建好人馆。
聚焦探索创新,推动移风易俗形成长效
打造“积分兑换+星级评定+礼遇褒奖”新模式。全县行政村100%建设“荔乡文明超市”、“巾帼靓家”家庭银行、德育积分超市411个,群众通过获评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六好”身边榜样或参与移风易俗、关爱互助等志愿服务活动获取积分,兑换积分,激励广大群众践行移风易俗弘扬文明新风。2020年率先建立并不断修订完善《灵山县志愿者星级评定优待管理办法》,每年对在“桂志愿”系统实名注册并累计服务时间大于300小时的志愿者进行表彰,获评星级志愿者可凭证书享受免费体检、免费看电影、旅游、购书等多项优待礼遇,提升志愿者的荣誉感和美誉度,累计评定星级志愿者118名。
灵山县新圩镇萍塘村荔乡文明超市开展积分兑换活动。
打造志愿服务荔乡品牌。在组织实施“爱心妈妈”“荔园讲堂”“义剪”等150多项志愿服务项目的基础上,着力培育打造一批具有灵山特色的志愿服务品牌。如:旧州镇重教奖学志愿服务项目,由乡贤牵头联合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组建重教奖学志愿服务队,利用每年寒暑假等节假日邀请“五老”人士、资深教师、非遗传承人为学生免费开展理论宣讲、非遗文化传承、课外辅导等志愿服务活动,并对考上重点学校、成绩优秀学生进行奖学、对贫困学生进行助学,形成兴文重教、崇学向上的文明之风,成为平陆运河乡风文明示范带一道亮丽的文明风景线。又如“绘美荔乡”志愿服务项目,通过深入各村开展以“绘美荔乡”为主题的墙体绘画志愿服务活动,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乡村振兴、移风易俗、传统文化等多项内容进行主题彩绘,先后前往三海街道头步江村、新圩镇萍塘村等50多个村开展志愿服务730多次,墙绘总面积达2.1万余平方米,先后被中国文明网、新华网、人民网等媒体报道,2022年入围全国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总决赛并获铜奖。“花点时间”绘美荔乡志愿服务活动成为全区文明实践典型案例内容。
灵山县组织志愿者到佛子镇元眼村开展绘美荔乡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花”点时间绘美家乡。
打造荔乡特色表情包宣教模式。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平台载体,结合中国荔枝之乡的特色,以荔枝形象推出“魅荔灵山 乡风文明”主题微信系列表情包,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乡风文明理念更接地气、更有人气,把文明礼让、文明新风的规范用新媒体方式植入群众活动的手指日常,用群众常用、能用的方式把文明乡风传播得更远更有成效。截至目前,“魅荔灵山 乡风文明”主题微信表情包下载超1.4万次,发送超26.4万次。
下一步,灵山县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讲好灵山真善美故事,进一步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提升农民精神风貌,营造文明社会风尚,助推荔乡农民生活得更文明更幸福,荔乡农村发展得更美好更和谐。(李小华 林冠华)
原文链接:http://gx.wenming.cn/wmcj/202312/t20231228_6720216.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天下众合/中解联合解债2020-10-12
- 司法反腐力度空前:昨天2020-07-15
- 广东省民政厅关于开展规2021-03-27
- 湖南出台深化整治形式主2020-05-12
- 重庆开设纪检监察干部培2020-05-12
- 法治宣传志愿服务进社区2020-05-13
- “鹿角巷”奶茶引发多起2020-05-13
- 居委会主任贪污,被判死2020-07-15
- 中国—阿联酋旅游合作论2020-07-17
- 中国—巴布亚新几内亚应2025-09-20
- 贺荣会见蒙古国法律与内2025-09-20
-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组织开2025-09-19
- 广西平陆运河兰海高速公2025-09-19
- 多源特征融合算法提升玉2025-09-19
- 2025年中国—东盟博2025-09-19
- 丁薛祥会见新加坡政府投2025-09-19
- 一抹“藏蓝”的暖心守护2025-09-19
- 兵团发挥异地商会作用扩2025-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