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声里的好日子——广西民族村屯文旅融合发展见闻
“咚、咚、咚……”尚未走下游船,一阵铿锵有力的鼓声便从远处传来,沿码头拾级而上,嘹亮的壮族山歌响起,为一场精彩的民族风情表演拉开序幕。
广西崇左市宁明县城中镇耀达村村民在进行民族风情表演。新华社记者 郭轶凡 摄
在广西崇左市宁明县城中镇耀达村,村民们对这番热闹景象早已习以为常。年逾五旬的壮族村民吕细梅是铜鼓表演队伍中的一员,农闲时节,她常和爱人一起来到离家不远的码头附近表演。
“他敲战鼓,我敲铜鼓,有游船过来我们就表演,节假日一天最多能有30多场演出。”吕细梅告诉记者,村里的旅游发展起来了,表演节目既能增加一份收入,还能把老一辈的铜鼓文化传承下去,“心里很开心”。
广西崇左市宁明县城中镇耀达村村民吕细梅身着壮族服饰敲响铜鼓。新华社记者 郭轶凡 摄
这个位于世界文化遗产左江花山岩画山脚下的小村落,依托文旅融合发展,让村民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与此同时,当地政府部门着力打造文旅精品品牌,全面推动文旅振兴、乡村振兴,不少村屯面貌因此焕然一新。
记者在广西凭祥市凭祥镇柳班村板班屯看到,三面环山的屯中,灰瓦白墙的民居依山而建、错落有致,水面上的房屋倒影清澈可见。村民热情地牵起游客,邀请他们一起加入到欢快的舞蹈中。
“变化实在是太大了。”柳班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卫祖告诉记者,原来村子发展落后,破败的土坯房随处可见。近年来,当地大力发展边贸产业和农业,并立足当地历史文化资源打造主题文化公园,成为远近闻名的研学点。
这是广西凭祥市凭祥镇柳班村板班屯风貌。新华社记者 郭轶凡 摄
崇左市龙州县上龙乡水陇屯依托天琴壮寨景区,探索出一条发展生态、高效、绿色特色农业产业与乡村旅游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伴随着悠扬的琴声,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位游客享用起当地著名的长桌宴。“我弹天琴有15年了,现在这里的游客越来越多,天琴的魅力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来自龙州县天琴艺术传承中心的秦荔说。
“打开门就是越南,走两步就进东盟”,毗邻越南的地理位置,为这里的村屯带来了增收致富的机遇。地处中越边境的崇左市大新县硕龙镇德天村,是著名的德天瀑布所在地。德天村党总支部书记麻成武介绍,村里采取“支部+公司+边民”经营模式,为游客提供竹排观光、家庭旅馆住宿等服务,共创造了200多个就业岗位,村民每月平均收入达5000多元。
民族风情游火热,也带动不少游子回乡创业。毕业两年后,壮族姑娘何夏雯今年5月和爱人一起回到耀达村做起了电商,售卖手工红糖和农产品,“手工红糖制作技法是代代传承下来的,我们想通过网络平台,把这些传统手艺和文化推广出去。”(记者 郭轶凡)
原文链接:http://gx.wenming.cn/mlgx/202312/t20231213_6712185.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和美乡村 欣欣向荣
- 天下众合/中解联合解债2020-10-12
- 司法反腐力度空前:昨天2020-07-15
- 广东省民政厅关于开展规2021-03-27
- 湖南出台深化整治形式主2020-05-12
- 重庆开设纪检监察干部培2020-05-12
- 法治宣传志愿服务进社区2020-05-13
- “鹿角巷”奶茶引发多起2020-05-13
- 居委会主任贪污,被判死2020-07-15
- 中国—阿联酋旅游合作论2020-07-17
- 中国—巴布亚新几内亚应2025-09-20
- 贺荣会见蒙古国法律与内2025-09-20
-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组织开2025-09-19
- 广西平陆运河兰海高速公2025-09-19
- 多源特征融合算法提升玉2025-09-19
- 2025年中国—东盟博2025-09-19
- 丁薛祥会见新加坡政府投2025-09-19
- 一抹“藏蓝”的暖心守护2025-09-19
- 兵团发挥异地商会作用扩2025-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