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中华民族一家亲 石榴花开美邕城
今年4月20日,中华中路社区举办“潮聚三月三·共筑石榴情”暨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主题活动。图为壮族群众和西北少数民族群众用民族特产摆出“潮聚三月三·共筑石榴情”等字样。记者 宋延康 摄
这里,各民族同胞不分你我、亲如一家,齐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里,800多万各族儿女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同心同德、团结奋进,共同守护幸福美好家园。
这里,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这里,就是享有“中国绿城”“天下民歌眷恋的地方”等诸多美誉的南宁市。
近年来,南宁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把握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积极在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中走在前、作表率,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促进各民族群众广泛交往交流交融,连续两次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全市呈现出“中华民族一家亲,石榴花开美邕城”的崭新面貌。
强化示范引领 不断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南宁市西乡塘区衡阳街道中华中路社区地处南宁火车站繁华区域,是流动人口汇集地。辖区内,汉族、壮族、维吾尔族、回族、朝鲜族、满族和水族等10多个民族的同胞和睦共处,该社区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
“社区是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家园,是党和国家政策措施落实的‘最后一公里’,更是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重要单元。”社区党委书记谢华娟说,社区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为重点,通过创新服务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各民族群众进得来、留得住、过得好、有发展。
为增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归属感,南宁市将民族团结示范创建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有机结合,着眼服务、创新治理,构建民族事务服务体系,营造多民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相互嵌入式社区环境。如今,民族团结意识处处渗透于南宁市各族群众日常工作生活和交往交流中,各民族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借鉴蔚然成风。
南宁市始终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关乎全局的大事来抓,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凝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大正能量,不断巩固和发展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良好局面,确保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
截至目前,南宁共有14个(次)国家级和44个自治区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以及2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15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26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1个自治区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
南宁市还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全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示范城市,也是目前广西唯一连续两次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的地级市。
增进文化认同 谱写各族儿女“最美和声”
富有壮乡特色的塔式校门,描绘广西各民族风土人情的“民族文化长廊”,师生们收集、制作的民族装饰画,宣传板报上对民族服饰、民俗节庆文化图文并茂的介绍……走进南宁市新兴民族学校,浓浓的民族文化气息扑面而来。这所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一直致力于以独特的视角发掘广西优秀民族文化元素,并融入日常教学活动中。
“学校里的每一座建筑、每一处景观都是民族教育思想的传递和民族文化的表达,蕴含着润物无声的教育理念。”广西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南宁市新兴民族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吴鸿丽说。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的认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必须铸牢文化之魂。南宁市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为载体,不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
2022年以来,南宁市共举办群众文化活动5104场,惠及群众295.23万人次。通过举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持续优化提升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绿城歌台”等文化品牌魅力,进一步增强了各民族群众携手共建美好家园的自豪感和凝聚力。
今年5月,南宁市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系列活动,制作推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宣传片,命名了一批南宁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示范典型;持续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馆、实践教育基地、主题公园、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宣传教育长廊、同心文化广场等;举办南宁市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线上知识竞赛等活动。今年宣传月期间,该市共举办民族团结进步主题活动5000多场,邕城各民族儿女“五个认同”愈加坚定,共同谱写了各民族之间“三个离不开”的“最美和声”。
推进互嵌式发展 各民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更深入
20年前,来自新疆伊犁的阿斯古丽来到南宁市经营餐饮店,在兴宁区民生街道望仙坡社区工作人员的鼓励和帮助下,她的生意越做越红火。阿斯古丽说:“这里就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社区里的各民族居民就像自家人那样亲密。”
成立于2001年6月的望仙坡社区汇聚了汉族、壮族、维吾尔族、侗族和瑶族等12个民族,居民超过1.2万人。如今,这里已成为民族团结典型社区。
南宁既有汉族、壮族、瑶族、苗族等世居民族,也有从全国各地来到南宁务工经商、就学就业、安家常居的各民族同胞。今年以来,该市做好新时代城市民族工作,重点把“融”的理念、增进共同性的导向贯穿城市民族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推进各民族群众互嵌式发展,各民族互嵌式发展已成为南宁市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一个鲜明特征。
该市先后创建了南宁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员服务中心、南宁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法律援助中心和南宁市各民族群众互嵌式发展服务中心,为来邕各民族流动人员提供经商就业、法律援助等服务,并通过举办各民族群众互嵌式发展促就业专项招聘会、人才洽谈会、“民族团结 法治九进”法律宣讲等活动,为来邕各民族群众提供全方位服务,鼓励和支持来邕各民族群众安居乐业。
如今在南宁,各民族群众亲如一家的场景、“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等宣传标语随处可见;社区、居民小区、休闲公园、大街小巷的文化墙或宣传栏上,关于民族团结的绘画和海报等主题鲜明、色彩艳丽……无不彰显着新生活、新变化和新景象。(记者 郭少东)
原文链接:http://gx.wenming.cn/wmcj/202312/t20231213_6712110.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天下众合/中解联合解债2020-10-12
- 司法反腐力度空前:昨天2020-07-15
- 广东省民政厅关于开展规2021-03-27
- 湖南出台深化整治形式主2020-05-12
- 重庆开设纪检监察干部培2020-05-12
- 法治宣传志愿服务进社区2020-05-13
- “鹿角巷”奶茶引发多起2020-05-13
- 居委会主任贪污,被判死2020-07-15
- 中国—阿联酋旅游合作论2020-07-17
- 中国—巴布亚新几内亚应2025-09-20
- 贺荣会见蒙古国法律与内2025-09-20
-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组织开2025-09-19
- 广西平陆运河兰海高速公2025-09-19
- 多源特征融合算法提升玉2025-09-19
- 2025年中国—东盟博2025-09-19
- 丁薛祥会见新加坡政府投2025-09-19
- 一抹“藏蓝”的暖心守护2025-09-19
- 兵团发挥异地商会作用扩2025-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