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社会资讯网!
当前所在:首页 >文学艺术> 河池市凤山县以文化铸魂为乡村振兴赋能

河池市凤山县以文化铸魂为乡村振兴赋能

时间:2023-12-16 05:40:39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新闻出版局 作者:佚名

  凤山持续抓好文明实践、移风易俗、文明创城、文化下乡等工作

  以文化铸魂为乡村振兴赋能

  今年以来,河池市凤山县强化统筹引导,突出思想引领,优化文化供给,不断涵养文明乡风,为乡村振兴凝心铸魂。

  抓文明实践,提升服务水平。深化文明实践,高标准建成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个、乡镇(街道)文明实践所10个、行政村(社区)文明实践站10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1个。截至目前,共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宣讲活动120场次、“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活动17场次、“我们的节日”活动32场次。强化志愿服务,组织全县各志愿服务队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广泛开展各类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主题活动。截至目前,共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000余场次。

  抓移风易俗,提升文明乡风。强化组织领导,印发移风易俗相关文件,成立由县委书记任组长的移风易俗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街道)成立移风易俗推进机构,明确人员构成、职责范围、工作流程、移风易俗工作的重点对象和重点事项。同时,加强部门协调联动,开展移风易俗专项整治工作,有效破除陈规陋习。健全规章制度,将移风易俗纳入村规民约,形成崇尚文明新风、破除陈规陋习、建设美好新农村的良好氛围。全县所有行政村均成立红白理事会并制定《红白理事会章程》,村民在操办红白事之前签订承诺书,按照红白事办理标准及有关规定执行,做到事前报告、事后备案。强化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宣传栏、宣传车、倡议书、村村响广播、宣传标语、宣传横幅等载体,向广大群众宣传“移风易俗倡文明,狠刹陋习树新风”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今年以来,全县共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活动100余场次。

  抓文明创建,强化示范带动。积极开展自治区文明城市创建工作,2023年,该县荣获“自治区文明村镇”称号1个、“自治区文明校园”称号1个。选树先进典型,强化示范引领。持续开展“新时代好少年”“星级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以及学雷锋先进典型评选活动,通报表彰2022年度凤山县最美志愿者6名、最佳志愿服务组织8个、最佳志愿服务社区1个、最佳志愿服务项目1个,以及2022年度凤山县“星级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各101名。

  抓文艺活动,提升服务内涵。文艺精品出新出彩,该县声乐作品《思恋歌》、舞蹈《度戒》分别荣获第五届全区基层群众文艺会演声乐类一等奖、舞蹈类一等奖;小品《父亲下乡记》荣获第八届全区基层群众文艺会演戏剧类一等奖;器乐合奏《莲花落变奏曲》荣获第十一届河池市基层群众文艺会演器乐类一等奖;非遗民俗节目《挂彩习俗》荣获第二十一届河池铜鼓山歌艺术节民俗类一等奖。送戏下乡润民心,围绕“我们的中国梦—— 文化进万家”、戏曲进乡村等主题组织开展各类文艺演出、培训、展览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2023年累计举办相关活动100余场次,辅导协助各村屯群众开展春节、“壮族三月三”等民俗活动100余场次,惠及群众20余万人次。(黄小站)


原文链接:http://gx.wenming.cn/wmcj/202312/t20231215_6713265.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
[关闭][返回顶部]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社会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社会资讯网 shzxl.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49160号-29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联系电话:010-53386795 13366461258 010-56278284 13391776757 010-56232582  
监督电话:186108229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