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社会资讯网!
当前所在:首页 >文学艺术> 北海合浦:传播清廉之“声” 弘扬清廉之“风”

北海合浦:传播清廉之“声” 弘扬清廉之“风”

时间:2023-11-10 03:17:29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新闻出版局 作者:佚名

  原标题:

  合浦县充分发挥清廉文化资源优势——

  传播清廉之“声” 弘扬清廉之“风”

  “通过深挖合浦清廉历史事迹和典型人物,结合‘耍花楼’‘老杨公’‘公馆木鱼’等非遗文化形式制作的大型舞台剧《孟尝审珠》,大力弘扬清风正气,让我们在听中感、在感中学、在学中悟。”北海市合浦县党员干部在看完廉政节目后深有感触地说。近年来,合浦县充分利用独特、丰富且深厚的清廉文化资源优势,坚持在传播清廉之“声”、弘扬清廉之“风”上下功夫,持续擦亮新时代“廉”品牌。

  “廉历史”丰富廉洁教育路线

  合浦从汉代至今2000余年的历史中,形成了以廉山、廉泉、廉江、廉垌、廉州“五廉”为标志廉政文化,涌现出了一大批廉官廉吏,“珠还合浦”“马留人”等廉洁典故不胜枚举。新时代立足“海丝”文脉,充分挖掘蕴含其中的廉洁因子,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在廉洁文化的洗礼中,形成崇尚廉洁的精神共识。

  “基地整体呈烽火台形状,有预警之意,目的是教育广大党员干部时刻保持‘被腐蚀围猎’的警醒……”在“海丝廉韵”廉政教育基地,讲解员莫卓敏正在向前来参观的党员干部介绍基地情况。合浦县依托“海丝”文脉就是廉洁文化的资源富矿,以点串线、由点及面,聚力打造廉政教育矩阵。以“廉州廉景”“廉州廉吏”“廉州廉韵”为主题打造“海丝廉韵”廉政教育基地,撷取两千多年来对合浦影响深远的清官廉吏最感人的故事片段和历史遗迹,综合运用各种现代手段,将廉政教育内容与绘画、雕塑、影视相结合,进一步表达合浦以廉为鉴、继往开来、扬帆启航的精神风貌。自正式开放以来,“海丝廉韵”廉政教育基地已经成为党员干部热门“打卡点”,与县城内“廉洁丝路”展厅、“东坡亭”“海角亭”及“廉泉”古井等构成了全县党员干部廉政教育路线,形成连续性强、渗透力足的廉政教育矩阵效应。

  “以红养廉”传承红色基因

  合浦县坚持用红色革命文化淬炼廉洁底色,突出“以红养廉”,依托合浦县革命烈士纪念馆等一批海丝文化红色资源,形成“一核多点”党员教育“红色链”,常态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收集《群英会战打通粤桂》《党江地下交通站》等历史故事,挖掘范汝超、张进煊等本地英雄人物事迹,在红色洗礼中培育廉洁新风。把开展《红色传奇》进校园系列活动作为学校党建工作和德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持续加强教师队伍和青少年学生思想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代代相传“红色基因”。

  “廉洁文化”浸润人心

  “现在村里的各项事务阳光透明运作,逐渐消除了群众的疑虑,村干部也可以甩开膀子干事创业”。合浦县石康镇大庄江村,“树下讲堂”第5课上,村党支部书记张宝玉声情并茂地向大家讲述清廉乡村建设故事。

  挖廉史、推廉文、编廉戏、唱廉音……合浦县积极探索多层次、多角度、多渠道、立体化的廉洁文化宣传推广模式,精心打磨符合传播规律、受众喜闻乐见的廉洁文化精品。依托海丝文化深厚底蕴,建成“红船领航 海丝扬帆”合浦县党建教育示范基地,常态化开展现场廉政教学;打造机关“清风读书”品牌,建成一批机关“清廉书屋”“清廉书吧”“清廉书柜”,实现“以文养廉”;先后编印《廉州说廉》《廉州尚廉》等多部廉洁文化书籍,制作《迷途知返》《私车不吃公油》等廉政微视频,让廉洁文化在春风化雨中融入党员干部工作生活;举办“廉州之廉”巡回大讲堂活动,到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进行宣讲,推动全县掀起学廉、尚廉、讲廉的新热潮;推行“坐下来学理论+走出去看案例+站起来说感想”村干部廉政教育新模式,举办“警示学堂”活动,组织1692名村干部参观教育教学点,筑牢村干部思想防线。广大党员干部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廉洁文化浸润,植廉于心,践廉于行,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记者 吴白桦 通讯员 刘振娟)


原文链接:http://gx.wenming.cn/wmcj/202311/t20231107_6694306.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
[关闭][返回顶部]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社会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社会资讯网 shzxl.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49160号-29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联系电话:010-53386795 13366461258 010-56278284 13391776757 010-56232582  
监督电话:186108229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