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社会资讯网!
当前所在:首页 >文学艺术> 梧州市长洲区:精细化治理让"小变化"有"大幸福"

梧州市长洲区:精细化治理让"小变化"有"大幸福"

时间:2023-11-05 01:14:56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新闻出版局 作者:佚名

  原标题:

  精细化治理让“小变化”有“大幸福”

  ——长洲区勠力同心助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走深走实纪实

  “小区面貌焕然一新,我们的幸福感大大提升,这都得益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给大家生活上带来质的改变……”日前,梧州市长洲区兴龙街道两广社区居民禤女士这样说。

  城市讲文明,幸福感升级,这些都是长洲区居民群众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以来最实实在在的感受。今年以来,该区多措并举落实创建责任,加快创建脚步,勠力同心让文明新风在城区吹拂。

  及时解决问题 改善小区环境

  近日,长洲区兴龙街道两广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志愿者接到巴黎春天小区居民反映,隔壁老旧小区堆放了大量垃圾,平时发出阵阵恶臭味。雨天时,流经垃圾的雨水成为污水,污水还会流到相邻小区,影响出行。

  接到消息后,兴龙街道和两广社区的干部一起到现场查看,发现老旧小区下水道杂物堵塞,污水臭气熏天。若不尽快解决下水道堵塞问题,一到雨天,这里污水横流的现象就不可避免,而且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为给居民群众创造干净舒适的生活环境,街道、社区马上协调相关部门,组织施工人员疏通维修该处污水管道。很快,居民反映的污水横流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

  这次解决污水横流问题,是长洲区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以及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该区各街道、社区通过党建引领、共驻共建、新时代文明实践等措施,构建精细化社区治理微小单元,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与“邻里党建”有机结合,激活文明城市创建的“神经末梢”,大大提升了居民文明的幸福指数,构建了共建共享的宜居家园。

  按照“网格定位管理、区域专人负责”的工作思路,长洲区构建“格中有责、责任到人”的工作体系,让创建工作无“盲区”。例如,兴龙街道定期组织党员干部、社区工作人员、楼栋长等进入楼院,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包括开展墙面乱涂乱画、小区乱搭乱建、高层住宅杂物堆放等整治行动,劝导规范垃圾分类、文明养犬等,并加大宣教力度,让辖区的居民群众深入了解党的最新理论政策、文明城市创建应知应会知识、市民文明公约等。

  社区搭建平台 筑牢文明根基

  为充分发挥各级各部门、相关单位共驻共建共联共商作用,找准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切入点,长洲区各街道、社区积极搭建平台,组织共建单位、“双报到”单位、物业公司、热心居民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到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行动中,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

  如今,长洲区各街道、社区根据上级部门的相关要求,开展“飞线”充电排查、环境卫生整治、乱拉电线整理、文明文化墙建设、理论政策宣传宣讲等创建共建活动,营造了辖区全面参与、全面支持、全面共建、全面共享的创建工作氛围。

  为助推创建攻坚提升,长洲区还深化“支部+单位融合”,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开展包括环境联治、志愿联动、阵地联建三大工程的惠民服务,把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融入创建工作,推动多方联动参与文明创建。在日常工作中,各社区文明实践所(站)志愿服务队连同其他志愿服务队一起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对生活垃圾、墙体广告及“卫生死角”进行集中清理;深入商铺进行环境卫生“门前三包”责任制宣传;向居民群众详细讲解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重要意义,倡导大家共创整洁美丽、文明和谐的美好家园,让创建理念深入人心。

  从改善小区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入手,长洲区带动引领各街道、社区用最实际的行动和最务实的作风,深化街道、社区“小变化”点亮居民“大幸福”的探索实践,推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走深走实。(记者 朱元冬 通讯员 冼丽妃 马辅昶)


原文链接:http://gx.wenming.cn/wmcj/202311/t20231103_6692979.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
[关闭][返回顶部]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社会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社会资讯网 shzxl.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49160号-29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联系电话:010-53386795 13366461258 010-56278284 13391776757 010-56232582  
监督电话:186108229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