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左大新:推动乡村治理由“村里事”变“家家事”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乡村要振兴,必先夯实乡村治理根基。
大新县充分发挥信息化对乡村振兴的驱动赋能作用,积极探索推广数字乡村治理新模式,大力推行数字化积分制,构建适应城乡融合发展的数字治理体系,推动乡村治理由“村里事”变“家家事”,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
“今年以来,大新县通过电子商务公司开发‘爱乡下’微信小程序,结合社会捐助的价值100万元物品,用于开展数字化积分制工作,为农户提供产品积分兑换、农产品线上线下交易等惠民服务。全县14个乡镇146个行政村(社区)245个自然村屯,全覆盖推行。”大新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数字乡村建设组组长蒋鲜说,“目前,参与积分兑换的村民2.8万多人次,兑换物品2.5万多件,兑换积分物品价值100多万元。”
“积分制”+“爱乡下”,推动乡村治理加“数”跑
“我们公司开发的‘爱乡下’微信小程序,分为党群服务、书记公开信、议点村事、加入社区、积分规则、积分商城、直播间七个模块内容,提供产品积分兑换、农产品线上线下交易等惠民服务。”大新县爱乡下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许红娇介绍,今年以来,共有15个商家入驻“爱乡下”平台。
为确保“积分制”有效落实,大新县实施网格化管理,各乡(镇)通过村“两委”、工作队员、网格员等人在“爱乡下”微信小程序上申请管理员,管理员对照标准和责任细化到户到人,依据评分细则表逐项对照,对村民进行量化评分。
大新县优化乡村数字经济效能,由传统积分制兑换模式向数字化积分制兑换模式转变,原来由爱心超市“线下”兑换积分物品,转变为从“爱乡下”微信小程序和网络平台系统“线上”兑换,为供应商、农户节省成本,减少中间环节,促进产品销售。
大新县还探索“电商+粤桂协作+企业+农户”模式,线上线下联动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今年以来,该县共孵化电商企业12家,累计网络销售额达7000万元以上。同时,利用“832平台”采购渠道和物流网络优势,向广东推荐大新县特色网馆网络销售产品;依托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对4个大新特色馆网络营销平台提供开放化的网络营销支持,建成1个县级服务运营中心和13个乡(镇)级服务站,村级网点75个,推动“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助农增收致富,推动乡村产业兴旺。
“积分制”+“爱心超市”,激发群众参与活力
野生蜂蜜、红糖、夏威夷坚果、陈皮梅、八角、香水柠檬……大新县那岭乡那廉村爱心超市的货架上,一件件商品整齐排列在相应的积分兑换区里。
“我用100积分兑换了一壶‘金龙鱼’花生油,另外还兑换了洗衣粉等物品。”兑换到心仪的商品后,村民赵桂红高兴地说,“越勤劳,换得的积分就越多,就可以兑换到更多的物品。现在,大家的积极性可高了。”
“推行‘积分制’+‘爱心超市’工作法,有效激发了村民积极参与基层治理的内生动力,做好事的村民多起来了,村庄环境好起来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了。”那廉村党总支部书记陆群忠感慨。
大新县在各村村委所在地或人口相对集中的村民小组设立一间爱心超市,超市内的所有物资由帮扶单位、爱心人士和企业捐赠,或者根据实际需要由村集体经济出资适当购买补充。爱心超市对接收捐赠物品的数量、去向定期张榜公布,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大新县由各乡(镇)指导各村依据实际,建立健全《爱心超市办事制度》《爱心超市廉政建设制度》《爱心超市捐赠物品管理制度》《爱心超市积分制度》工作机制,确保爱心超市长效运行。同时,各村还印制了“爱心超市”积分兑换一览表、积分兑换评分标准等宣传单,利用入户走访、开展集中学习等有利时机发放给村民,并进行宣传讲解,使群众参与活动由“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
大新县由各村党支部牵头成立“爱心超市”管理小组,负责日常运行、管理和结算工作,完善相关制度和台账。各村由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干部、党员骨干和村民代表组成评议小组,每个月负责依据评分内容及标准开展各类检查评比,提出积分发放名单和分数,做好评比记录;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的作用,在积分评定、积分券发放、物品兑付等环节进行全程监督,确保公正、公平、公开。
“积分制”+“清单制”,深入推进乡村治理规范化
“福隆乡创新推行‘积分’+‘清单’模式,将平良村打造成乡村治理积分制、清单制试点,成功承接县级乡村治理积分制、清单制试点暨乡村振兴示范点工作现场推进会,率先运用‘爱乡下’平台,数字化考核村民日常行为,推动村民积分管理规范化、智能化。”福隆乡党委书记阮铭说,目前,该乡共有3000余户村民纳入“爱乡下”微信小程序管理,覆盖率超过80%。
大新县深化基层党建引领,创新推行“双制度”保障,以“积分”+“清单”模式提升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水平,有效推进乡村自治、德治、法治等三治结合,构建“党建+‘三农’+企业”共建共享共赢新格局。
大新县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各项工作内容细化纳入乡村治理积分范畴,通过“支部组织、党员带动、群众志愿”等方式全面铺开,涌现出科度、那逐、念斗、咘马、弄利等一批精品型示范村屯,真正扮靓乡村振兴“面子”。
大新县通过“积分制”+“清单制”,让基层干部回归到抓发展、优环境、促和谐的主责主业。今年以来,该县坚持挖掘、盘活现有土地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种植,不断挖掘、盘活现有土地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种植,以“三种”(糖料蔗、坚果、青梅种植)做好产业发展文章。累计种植糖料蔗38万亩以上,发展坚果种植1.24万亩,青梅种植5.6万亩,切实筑牢乡村振兴“底子”。
为持续开展“积分制”+“清单制”,大新县注重开展村规民约规范和完善工作,通过修订完善村规民约,让基层自治更加有法可依、有据可盼、有章可循。目前,全县147个村(社区)已圆满完成村规民约的修订完善工作,为基层善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呈现出党风正、民风淳、人心齐、干劲足的“让群众说话,让人民作主”民主治村生动局面,有效夯实乡村振兴“里子”。(陈文圣 黄梅花)
原文链接:http://gx.wenming.cn/wmcj/202310/t20231016_6683852.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天下众合/中解联合解债2020-10-12
- 司法反腐力度空前:昨天2020-07-15
- 广东省民政厅关于开展规2021-03-27
- 湖南出台深化整治形式主2020-05-12
- 重庆开设纪检监察干部培2020-05-12
- 法治宣传志愿服务进社区2020-05-13
- “鹿角巷”奶茶引发多起2020-05-13
- 居委会主任贪污,被判死2020-07-15
- 中国—阿联酋旅游合作论2020-07-17
- 中国—巴布亚新几内亚应2025-09-20
- 贺荣会见蒙古国法律与内2025-09-20
-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组织开2025-09-19
- 广西平陆运河兰海高速公2025-09-19
- 多源特征融合算法提升玉2025-09-19
- 2025年中国—东盟博2025-09-19
- 丁薛祥会见新加坡政府投2025-09-19
- 一抹“藏蓝”的暖心守护2025-09-19
- 兵团发挥异地商会作用扩2025-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