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社会资讯网!
当前所在:首页 >文学艺术> 南宁马山:实现办赛与城市文明“双向奔赴”

南宁马山:实现办赛与城市文明“双向奔赴”

时间:2023-10-18 04:14:20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新闻出版局 作者:佚名

  原标题:

  马山县抓好赛事活动契机助创城

  实现办赛与城市文明“双向奔赴”

  10月13日下午,南宁市马山县体育馆内再度响起铿锵有力的会鼓声,马山壮族会鼓师资培训班正在加紧授课。非遗传承人韦建廷老当益壮、精神抖擞,严格要求每一个动作、每一声鼓点;参加培训的90多名学员认真学习、悉心模仿,“经过几天的脱产培训,‘零基础’的学员们基本掌握了马山壮族会鼓的动作要领,能够参与简单的表演。”到场指导的马山县文广体旅局文艺股股长韦慧杰说。

  

  马山县举办壮族会鼓师资培训班。记者 孟振兴/摄

  近年来,马山县每年都会组织类似的培训班,参训学员主要包括各乡镇业余文艺队的文艺骨干、中小学文艺教师、志愿者等。在韦慧杰看来,此类培训可谓一举多得:学员掌握了技能、提高了水平,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传承传统文化;不少学员得以在环广西公路自行车赛等大型活动中表演,既锻炼了自己,又服务了赛事,还向公众展示了马山人民的精气神和文化品位。

  韦慧杰所言不虚:在10月15日举行的环广西公路自行车世界巡回赛南宁—弄拉景区赛段上,马山县在沿途设置了5个民俗文化展演区和11个观赛点,参加演出的演员达4213人,马山壮族会鼓、扁担舞堪称当之无愧的“主角”。不少参演队伍“久经考验”,略加整合就能应付自如。在赛段终点弄拉景区,年仅5岁的马山萌娃马昱泽跟着马山县山城壮族会鼓协会的队员们一起敲响壮族会鼓,稚气的神情和专业的动作让他一度成为媒体记者和游客关注的焦点。“这几个孩子从小就跟着我们学会鼓,现在已经是‘老队员’了。”现年60岁的老队员石忠平说。

  赛事已然落幕,但马山人民积极参与公共事务、为家乡建设添砖加瓦的热忱仍在持续。今年以来,马山县围绕创建为民、创建惠民的文明城市创建思路,将创建工作融入各行业各领域,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全民共建共享的创建格局逐步形成。“我们把创城工作与服务‘环广西’等赛事有机结合,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文艺表演、志愿服务等,主动维护马山的优质生态,共同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并通过赛事进一步激发群众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和自豪感。”马山县文明办副主任罗元表示。

  本届“环广西”赛事,堪称上述工作的一次“随堂测验”。“报名服务赛事的志愿者有公职人员,有个体户,也有本地农民,大家都表示服从安排,为赛事尽份力。”参与“环广西”马山赛段志愿服务工作的共青团马山县委工作人员魏亮亮说,虽然距上次赛事已时隔三年,但当地群众较好地保护了赛道沿线的各种景观小品,减轻了赛道修复工作的压力。“我们组织了16组记者分赴赛道各个节点,通过镜头向大家展示赛事的精彩、优质的自然环境和马山人民良好的精神面貌。”马山县融媒体中心主任王宏璇说。

  体育赛事带来的收益,也“回赠”了马山人民的热情。以本次“环广西”赛事途经的中国首个攀岩特色体育小镇核心区——马山县古零镇羊山村三甲屯一带为例,各类比赛为当地赢得了声誉、吸引了游客,周边群众通过提供服务、销售农特产品、土地流转和参与旅游开发等方式直接获益。据了解,2022年,攀岩小镇全年接待游客35万多人次,旅游营业收入830多万元。

  接下来,马山县还将举行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攀岩项目)、攀岩比赛及黑山羊美食节等一系列活动。罗元表示,该县将继续聚焦全面覆盖、全民参与、全程建设、全域巩固,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努力实现服务赛事活动与创建文明城市“双向奔赴”。(孟振兴 韦 璐 任红伟)


原文链接:http://gx.wenming.cn/wmcj/202310/t20231017_6684136.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
[关闭][返回顶部]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社会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社会资讯网 shzxl.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49160号-29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联系电话:010-53386795 13366461258 010-56278284 13391776757 010-56232582  
监督电话:186108229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