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社会资讯网!
当前所在:首页 >文学艺术> 防城港港口区持续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走深走实

防城港港口区持续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走深走实

时间:2023-08-19 01:18:50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新闻出版局 作者:佚名

  防城港市港口区不断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与党委、政府工作结合起来,因地制宜谋划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该区坚持群众需求导向,整合多方资源、筑牢基层阵地、突出志愿服务、创新方式方法,持续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走深走实,走出了特色鲜明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之路。

  阵地设施标准化

  资源整合成效明显

  该区构筑“1+6+43+N”文明实践阵地体系,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个,建成镇(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6个,建成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43个,实现区、镇、村三级100%全覆盖。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整合党群服务中心、“三光企”革命武装起义红色资源、小海湾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办公室、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多个阵地资源,统筹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深化拓展特色阵地,先后打造光坡镇中心小学红色教育基地、“文缘号”海上渔船理论宣讲基地、大榕树新时代文明实践大讲堂等基地。各镇(街道)、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按要求配备有固定办公场所、明显牌匾标识、专(兼)职管理人员、志愿服务站、宣传栏、活动场地设施、征集意见箱(簿)、活动计划,整合基层党群服务中心、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乡村舞台、农家书屋等阵地设施,群众可以就近使用阵地设施。

  队伍建设精细化

  志愿队伍日益壮大

  依托“桂志愿”系统,该区加大志愿者招募、注册、培训等力度,按照中心“8+8”、所“5+N”、站“3+N”的标准建立常备队伍和特色队伍,各类志愿服务队伍全年常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不少于12次。其他区直及驻港口区单位也组建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创新同挂钩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结对共建,提高新时代文明建设整体水平。该区乡土文化人才、文艺工作者、科技能人、返乡创业人员、“五老”人员、村(居)民等积极融入志愿服务队伍,通过参与文明城市创建、乡村振兴、普法宣传、结对共建、助学支教、捐资助学等方式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逐步构建“专职志愿者+兼职志愿者”相结合的文明实践队伍。目前,全区共有志愿服务队488支,在“桂志愿”实名注册的志愿者5万余名,志愿者累计活跃度为64.15%。

  活动开展常态化

  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该区按照“全年有计划、月月有安排”的要求,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常态长效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该区依托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广泛开展理论政策宣讲、技能培训、乡村振兴、爱国教育、移风易俗、文明礼仪、爱国卫生等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根据群众作息习惯,在开展农村社区公益电影放映活动的同时,打出一套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组合拳”,即“公益电影放映+理论宣讲(微课堂)+关心关爱弱势群体”组合服务,提高群众参与文明实践活动的热情。该区保护传承疍家文化,先后创作舞蹈《疍家姑娘》《疍家服装秀》、舞台秀《叹家姐》、原生态唱法《破浪疍家人》等具有疍家文化元素的本土特色节目。扶持采茶戏精品创作,加大采茶戏曲文化事业的扶持力度,给予采茶文艺团队一定的资金支持,鼓励各相关协会、文艺团队广泛开展送戏下乡文化惠民活动。今年以来,该区已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喜迎壮族三月三、非遗传承等送戏下乡各类活动近100场次。“国门文艺轻骑兵”文艺演出小分队活跃在边海一线。今年以来,全区已开展“推进移风易俗·助力乡村振兴”、企业扶贫济困、春耕科技服务等文明实践活动1000余场,5万多人次参与了文明实践活动。

  志愿服务精准化

  品牌引领惠及群众

  该区始终把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突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一主题,开展有声有色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做好“家文章”让理论“接地气”》入选《广西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方法31例》。

  今年以来,该区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各类阵地资源,围绕党的最新理论政策、党的二十大精神、乡村振兴等重要内容,面向群众开展互动式宣讲,提高群众的参与感,取得良好成效,累计开展各类宣讲200多场次。该区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及时了解群众的需求意见,并结合创建文明城市的要求,利用群众夜间休闲时间,发挥社区网格员、楼栋长、志愿者作用,线下走访群众,征集群众需求,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结合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助推乡村振兴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如在本地“企沙山歌”非遗文化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乡村振兴等内容。积极在各级各类媒体上宣传推广经验,打造了“阳光大妈”“小海湾”“白鹭姐姐”女法官法律宣讲团、“国门文艺轻骑兵”、爱心驿站、“文缘号”渔船讲堂、“桂姐姐”、黄文良“五老”工作室、“时间银行”养老服务、榕树大讲堂、孝善敬老、红色育苗、“普法宣传 法治护航”等品牌和项目。其中,“阳光大妈”先后被《广西日报》和广西卫视《广西新闻》报道,并登上“学习强国”。(陶智源)


原文链接:http://gx.wenming.cn/wmcj/202308/t20230816_6651935.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
[关闭][返回顶部]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社会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社会资讯网 shzxl.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49160号-29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联系电话:010-53386795 13366461258 010-56278284 13391776757 010-56232582  
监督电话:186108229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