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社会资讯网!
当前所在:首页 >文学艺术> 百色凌云推动清廉建设走深走实

百色凌云推动清廉建设走深走实

时间:2023-08-19 01:51:51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新闻出版局 作者:佚名

  今年以来,根据自治区党委、百色市委相关部署要求,凌云县强化理论武装,深化宣传教育,着重实施5项举措15种具体做法,以清廉文化涵养新风正气,扎实推进“清廉凌云”建设。

  做到“三个坚持”。坚持“第一议题制”带领学。在县委常委会会议上传达学习中央、自治区各种文件精神36次。坚持“理论学习中心组”探讨学。开展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3次,县委常委领导同志围绕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进行探讨发言。坚持抓问题排查。聚焦关键节点,紧盯关键领域,进行自我体检、自曝短板,制作廉政风险排查防控表,制定防控措施和上墙警示,增强“不想腐”的思想自觉。截至目前,全县共梳理廉政风险点573个,制定防控措施634条。

  深化“三项举措”。抓学习强警示。组织政府部门通报学习自治区纪委监委《关于五起享乐奢靡典型问题的通报》《关于六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的通报》等,从中汲取教训,达到警醒的效果。“双通办”强服务。推行政务服务“全链通办”“一窗通办”,上半年办理政务服务事项5.49万件。“分单元”强防控。政府各部门针对本单位实际,以股室为单元,全面梳理排查廉政风险点310个,制定防控措施365条。

  强化“三个抓手”。强化一课集中抓思想。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第一课”“必修课”,今年以来开展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3次、县委常委会集中学习11次,各级党委(党组)集中学习230余次。强化两个活动抓教育。为全县375个党组织及1050名科级以上领导订阅并发放《习近平关于调查研究论述摘编》等书籍6860册,切实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教育活动“活起来、热起来”。持续开展“打卡红色教育基地”活动。充分利用凌云“一线四地一品牌”红色教育资源,教育引导全县党员领导干部崇廉尚廉。今年以来,共开展活动30余场。强化三个专题抓培训。把廉政教育贯穿干部教育培训始终。采取案例教学、专题教学、现场教学等多种形式,举办各类班次,今年以来共完成全县党员干部轮训1000余人次。

  突出“三个聚焦”。聚焦民俗活动。结合茶叶交易会、朝里风流街、“三月三”群众文艺汇演等活动,以及文艺三下乡活动、桂姐姐宣讲、农村电影放映等,深入开展清朗文化宣传。聚焦文化环境。组织市场监督管理局等执法部门对书店、文具店等开展非法出版物专项执法,进一步净化文化市场环境。聚焦监督检查。结合2023年上半年意识形态专项督查工作,组建3个督查组,深入各乡(镇)、各单位实地开展清朗文化工作督查,及时督促指导各乡镇、单位部门落实好清朗文化建设。

  实行“三+”工作法。“线上+线下”抓作风。制定工作方案,在全县开展作风专项整治行动,实地开展监督检查、明察暗访、走访询问等,收集干部作风问题线索22条,及时反馈、处置20条;开展明察暗访、监督检查5轮次,发现和督促整改问题20多个,发出提醒单、纪律检查建议书15份,立案查处担当作为不够、履职不到位等作风问题3件3人。同时,注重整治和警示教育同发力、同促进,通过案件通报、监察建议、谈话提醒,督促案发单位通过召开警示教育大会和专题民主生活会等方式,落实以案促改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清单+督查”抓问题。制定凌云县2023年第一、第二季度政治监督重点建议(清单),以及节假日重点监督清单,形成31条监督重点,采取“组地”结合方式,对各乡镇、相关职能部门进行监督检查。共出动干部70余人次,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56个。“两堂课+提醒会”抓教育。开展“一把手”廉政季课堂24次,上廉政教育课4场次,组织教育、公安、发改委等单位党员领导干部及家属到纪委监委观看警示教育片4场349人次;各派驻纪检监察组召开节前廉政谈话提醒会10场次,进一步筑牢党员领导干部拒腐防变思想防线。(韦付增 黄丽萍)


原文链接:http://gx.wenming.cn/wmcj/202308/t20230817_6652562.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
[关闭][返回顶部]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社会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社会资讯网 shzxl.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49160号-29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联系电话:010-53386795 13366461258 010-56278284 13391776757 010-56232582  
监督电话:186108229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