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天琴亮相央视2023端午特别节目
原标题:
传承民族文化 奏响时代乐章
壮族天琴亮相央视2023端午特别节目
秀美八桂山水间,琴声“叮咚”清越,乐音婉转悠扬……6月22日晚,壮族天琴精彩亮相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端午特别节目——大型交响诗《碧水长歌颂端阳》。由广西艺术学院天琴乐队带来的天琴弹唱《月光情缘》,向观众展示了壮族天琴的独特魅力,让壮族文化瑰宝在传统节日中绽放光彩。
《碧水长歌颂端阳》是总台重点打造的全新节目,采用沉浸式实景演出,以“吾乡”“吾爱”“吾志”“吾国”4个乐章描绘中华民族的卓越风华,激扬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我们《月光情缘》是在‘吾爱’章节,这是一首根据壮族鸡啼调改编的民歌,我们以天琴弹唱的方式创新演绎,将月光情缘的美好与家国梦圆相结合,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广西艺术学院天琴乐队负责人介绍。
天琴是壮族历史悠久的弹拨乐器,主要流传于广西西南部龙州一带。琴声圆润明亮,如落水叮咚,壮语称为“鼎叮”,因与壮族古老民俗活动“天”有关,故得名天琴。2021年,壮族天琴艺术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很多节日、庆丰收或婚娶庆典等场合中,壮家儿女在天琴节奏明快的伴奏中载歌载舞,形成了一道靓丽风景。
广西坚持对文化遗产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承民族文化,奏响时代乐章。壮族天琴自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唱响之后,各级党委政府不断推动天琴艺术的保护、传承和发展,使天琴以厚重的民族文化底蕴,弹拨着动人的乐音,绽放着民族的风采,走向广阔的天地。截至2022年,天琴弹唱登上多个节目舞台,远赴法国、奥地利等地演出10多次。
今年1月,《崇左市壮族天琴艺术传承发展条例》正式施行。如今,“中国天琴艺术之乡”龙州县各大中小学开设了天琴兴趣班,广西艺术学院、广西民族大学等院校开设了天琴文化选修课,广西艺术学院的广西民族音乐博物馆成了民族音乐传承的特色宝藏地,越来越多年轻人通过学习天琴等民乐喜爱上壮族文化。古老天琴飞越八桂山水,让广大受众领略到壮族文化风采。(记者 林雪娜)
原文链接:http://gx.wenming.cn/whcl/202306/t20230625_6625347.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下一篇:贺州八步区:让乡村更靓生活更美
- 天下众合/中解联合解债2020-10-12
- 司法反腐力度空前:昨天2020-07-15
- 广东省民政厅关于开展规2021-03-27
- 湖南出台深化整治形式主2020-05-12
- 重庆开设纪检监察干部培2020-05-12
- 法治宣传志愿服务进社区2020-05-13
- “鹿角巷”奶茶引发多起2020-05-13
- 居委会主任贪污,被判死2020-07-15
- 中国—阿联酋旅游合作论2020-07-17
- 中国—巴布亚新几内亚应2025-09-20
- 贺荣会见蒙古国法律与内2025-09-20
-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组织开2025-09-19
- 广西平陆运河兰海高速公2025-09-19
- 多源特征融合算法提升玉2025-09-19
- 2025年中国—东盟博2025-09-19
- 丁薛祥会见新加坡政府投2025-09-19
- 一抹“藏蓝”的暖心守护2025-09-19
- 兵团发挥异地商会作用扩2025-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