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社会资讯网!
当前所在:首页 >文学艺术> 壮族天琴亮相央视2023端午特别节目

壮族天琴亮相央视2023端午特别节目

时间:2023-07-09 08:05:26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新闻出版局 作者:佚名

  原标题:

  传承民族文化 奏响时代乐章

  壮族天琴亮相央视2023端午特别节目

  秀美八桂山水间,琴声“叮咚”清越,乐音婉转悠扬……6月22日晚,壮族天琴精彩亮相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端午特别节目——大型交响诗《碧水长歌颂端阳》。由广西艺术学院天琴乐队带来的天琴弹唱《月光情缘》,向观众展示了壮族天琴的独特魅力,让壮族文化瑰宝在传统节日中绽放光彩。

  《碧水长歌颂端阳》是总台重点打造的全新节目,采用沉浸式实景演出,以“吾乡”“吾爱”“吾志”“吾国”4个乐章描绘中华民族的卓越风华,激扬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我们《月光情缘》是在‘吾爱’章节,这是一首根据壮族鸡啼调改编的民歌,我们以天琴弹唱的方式创新演绎,将月光情缘的美好与家国梦圆相结合,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广西艺术学院天琴乐队负责人介绍。

  天琴是壮族历史悠久的弹拨乐器,主要流传于广西西南部龙州一带。琴声圆润明亮,如落水叮咚,壮语称为“鼎叮”,因与壮族古老民俗活动“天”有关,故得名天琴。2021年,壮族天琴艺术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很多节日、庆丰收或婚娶庆典等场合中,壮家儿女在天琴节奏明快的伴奏中载歌载舞,形成了一道靓丽风景。

  广西坚持对文化遗产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承民族文化,奏响时代乐章。壮族天琴自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唱响之后,各级党委政府不断推动天琴艺术的保护、传承和发展,使天琴以厚重的民族文化底蕴,弹拨着动人的乐音,绽放着民族的风采,走向广阔的天地。截至2022年,天琴弹唱登上多个节目舞台,远赴法国、奥地利等地演出10多次。

  今年1月,《崇左市壮族天琴艺术传承发展条例》正式施行。如今,“中国天琴艺术之乡”龙州县各大中小学开设了天琴兴趣班,广西艺术学院、广西民族大学等院校开设了天琴文化选修课,广西艺术学院的广西民族音乐博物馆成了民族音乐传承的特色宝藏地,越来越多年轻人通过学习天琴等民乐喜爱上壮族文化。古老天琴飞越八桂山水,让广大受众领略到壮族文化风采。(记者 林雪娜)


原文链接:http://gx.wenming.cn/whcl/202306/t20230625_6625347.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
[关闭][返回顶部]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社会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社会资讯网 shzxl.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49160号-29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联系电话:010-53386795 13366461258 010-56278284 13391776757 010-56232582  
监督电话:186108229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