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社会资讯网!
当前所在:首页 >文学艺术> 贺州市昭平县:“调马”活态传承 “仙回”焕发活力

贺州市昭平县:“调马”活态传承 “仙回”焕发活力

时间:2023-06-12 19:46:32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新闻出版局 作者:佚名

  

  仙回瑶族同胞正在进行“调马”演出。

  

  “调马”队伍参加大型节庆活动。

  

  “调马”队伍正走村串巷,为各家带去美好祝福。 (昭平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供图)

  昭平县仙回瑶族乡三面环山,常年云蒸雾绕,被称为“神仙路过都要流连忘返”的地方,故名“仙回”。5月31日,仙回大中村马威屯瑶族“调马”非遗传承人周绍海从广东返乡。村里有喜宴,他赶回来组织一场“调马”演出。

  此时,初夏的阳光越过山峦,从蛋青色的天空洒下,为山的青,田的绿,画上一道道紫红的格栅。进村的路弯弯曲曲,风中的禾苗,诉说着他们的爱情正在丰满。不知名的野花,似乎还对清晨的露珠恋恋不舍。忽远忽近的蝉鸣,散到花香中……

  “调马”表演就像是在这幅静态图画里开始的。一阵鞭炮声打破了村庄的宁静,随着锣鼓声铿锵传开,村民身穿传统民族服饰,手持马、麒麟、凤凰、鱼、虾、蚌等动物扮相依次出场。他们随着锣鼓的节拍翩翩起舞,一边舞蹈一边前进,一边舞蹈一边变换阵型。

  这是一种古老的瑶族民间舞蹈,起源于清朝同治年间,至今已有150年历史,是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记者看到,整支“调马”队伍由帅旗开路,两只“麒麟”引出主角“调马”。“调马”左右各有一名姑娘提着马灯守护,他们的身后分别是人物扮色、动物扮色、马灯、彩旗、凤凰等。

  “调马”表演内容有排阵、串花灯和列队等。首先,队伍绕场一周,形成以马为中心,马灯和吉祥物为主阵的排阵。然后,队伍绕场一周,穿行首尾,表演串花灯。最后,演员们穿插变换,演出“之”字形、8字形等队列。

  一名村民说:“它类似舞龙舞狮,但内容又更丰富一些。我们不但喜欢看,也会参与进去。大家围在一起观看表演,气氛像过年一般热烈。”记者也发现,“调马”舞蹈动作虽然不复杂,却具有很强的聚集性,能够快速将群众凝聚在一起,增进大家的情感和交流。

  “我们从小就跟老一辈学习瑶族‘调马’文化和服饰、道具制作。每年农历十二月,大家开始扎‘调马’,20多人一起手工制作,大约需要一周时间。从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以及其他喜庆的日子,‘调马’就是村子里最隆重的演出。”周绍海介绍。

  “‘调马’最初是为了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后来逐步演变成集扮色、造型、剪纸、诗词、灯谜等于一体的综合舞蹈表演。”周绍海说,“这盏马灯上面题有‘古代劳作碓冲米,进化作磨来磨谷’诗句,这是为了给年轻人普及古代耕作文化而创作的。”

  除了诗歌,村民还将“孟姜女哭长城”等民间故事画在花灯上,寓教于乐。而队伍中的扮色,演员模仿“门神”里关羽张飞的样子,一出场就能迅速吸引大家的眼球。

  另一名瑶族“调马”非遗传承人周全告诉记者,如今,“调马”已经演化成村民感恩报恩、团结友爱的象征,成了马威屯的一种信仰。因为“调马”文化的联结,马威人就像一家人,他们建立了理事会和爱心群,对于困难家庭给予一定的帮助。村里红白喜事,家家都来参与……

  仙回瑶族乡党委副书记黄林介绍,“调马”折射出仙回人民的智慧和文明,是连接民族情感的纽带。近年来,仙回瑶族乡组建了4支由150多名瑶族群众组成的非遗表演专业队伍,并组织他们参加各类大型活动表演展示,实现了活态传承,助推全乡民族团结进步。

  仙回大美的岁月山河,有不息的人间烟火。他们古老的舞蹈,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逐渐成了节日庆典、感情交流、娱乐生活的一种形式,生如夏花,生生不息,是仙回人们对安定和谐、幸福美满生活的美好追求。(记者 骆 怡 夏晓云 通讯员 玉桂贤 左德强)


原文链接:http://gx.wenming.cn/whcl/202306/t20230605_6614923.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
[关闭][返回顶部]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社会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社会资讯网 shzxl.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49160号-29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联系电话:010-53386795 13366461258 010-56278284 13391776757 010-56232582  
监督电话:186108229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