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文化遗产焕光彩
6月10日是我国第18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全区各地博物馆、非遗项目展示活动现场,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让陈列在展柜里的文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沉淀于时光中的手艺焕发新时代的光彩。
6月9日,桂林市平乐县青龙乡平西村老年桂剧团给当地小学生传授桂剧技艺,让优秀传统文化代代相传。苏桂 摄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在靖江王府及王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举办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考古、遗产与公众”主题系列活动,在全社会营造保护文物、珍爱文物的浓厚氛围。陈静 摄
6月10日,贺州市举办瑶族创意服饰展,吸引许多市民前来参观,感受非遗魅力。黎豪图 摄
6月10日,铜鼓文化(河池)生态保护实验区宣传展示活动在河池市南丹县举行,各族群众同台展示多项非遗技艺。图为白裤瑶群众欢跳铜鼓舞。周恩革 摄
在南宁各大博物馆,市民可以追寻古人生活足迹、感受非遗传承的力量、观看围绕花山岩画推出的花山主题公益演出;在桂林,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在靖江王府及王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举办主题系列活动;在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侗族群众欢聚一堂,迎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在河池市南丹县举行铜鼓文化(河池)生态保护实验区宣传展示活动……
6月9日,东盟国家媒体记者在北海市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了解汉代海上丝绸之路历史。徐天保 摄
6月10日,孩子们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多媒体屏幕体验绘制花山岩画。周军 摄
6月10日,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侗族群众欢聚县城,集中展示侗族多耶、侗族大歌和侗戏等非遗项目,迎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龙涛 摄
6月10日,2023年来宾市金秀“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集市”在罗香乡罗运村举行,现场邀请非遗传承人展示非遗技艺。图为国家级非遗项目黄泥鼓制作技艺展示。高如金 摄
据了解,2023年的主题是“文物保护利用与文化自信自强”,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展示八桂各地深厚的文化底蕴,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非遗保护良好社会氛围。(作者:唐典胜)
原文链接:http://gx.wenming.cn/mlgx/202306/t20230612_6619437.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天下众合/中解联合解债2020-10-12
- 司法反腐力度空前:昨天2020-07-15
- 广东省民政厅关于开展规2021-03-27
- 湖南出台深化整治形式主2020-05-12
- 重庆开设纪检监察干部培2020-05-12
- 法治宣传志愿服务进社区2020-05-13
- “鹿角巷”奶茶引发多起2020-05-13
- 居委会主任贪污,被判死2020-07-15
- 中国—阿联酋旅游合作论2020-07-17
- 中国—巴布亚新几内亚应2025-09-20
- 贺荣会见蒙古国法律与内2025-09-20
-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组织开2025-09-19
- 广西平陆运河兰海高速公2025-09-19
- 多源特征融合算法提升玉2025-09-19
- 2025年中国—东盟博2025-09-19
- 丁薛祥会见新加坡政府投2025-09-19
- 一抹“藏蓝”的暖心守护2025-09-19
- 兵团发挥异地商会作用扩2025-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