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建功新时代 奋进新征程——2023广西农民画大展”
原标题:
描绘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记“建功新时代 奋进新征程——2023广西农民画大展”
《为了丰收唱支歌》 唐婷/作
《醉美桂西风》 王天昌/作
《啊!广西,甜蜜海洋我的家》高国锦/作
《蚕乡 蚕娘 蚕事》 赵耀芬/作
《小米粉创大产业》李爱梅/作
稻菽千重浪,丹青翰墨香。4月28日至5月28日,由广西书画院、广西美术家协会联合主办的“建功新时代 奋进新征程——2023广西农民画大展”在广西书画院美术馆举行。农民画作者们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丰富多彩的表现手法、质朴纯真的艺术风格,精心描绘一幅幅绚丽多彩的乡村振兴画卷,展现新时代新农村的蓬勃与美好。
各彰其秀 各显其美
“2023广西农民画大展”自去年启动征稿以来,得到了区内外广大农民画作者及美术爱好者的积极响应和踊跃投稿。画展共收到区内外投稿作品1197件,经过专家严格初评和复评,最终评出174件作品展出。入选作品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有的聚焦青山绿水、生态农庄等乡村风貌,有的关注科技兴农、直播带货等农村生活,有的反映传统节庆、民俗活动等乡村习俗,有的描绘全民健身、喜获丰收的热闹景象……农民画作者们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知倾注笔端,将新时代农民勤劳幸福、农业欣欣向荣、农村朝气蓬勃的新气象新风貌尽展无遗。
八桂大地乡村翻天覆地的变化给农民画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本届画展入选作品缤纷多彩,题材丰富,既有强烈的地域风格和民族色彩,艺术取向宽广,风格各异,在表现手法和技巧上也有新的尝试与探索。如获奖作品《蚕乡 蚕娘 蚕事》借鉴了蜡染的表现手法,用色简单但高雅,画面中植物和蚕的表现形象生动,充分展现了作者的审美意趣。《醉美桂西风》《为了丰收唱支歌》《啊!广西,甜蜜海洋我的家》《壮乡绽芳华 筑梦新时代》等作品,从不同角度展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壮美图景,表达劳动人民追梦圆梦的火热情怀。
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广西农民画艺术是全区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新抓手。近年来,广西连续推出“中国梦·侗乡情——广西柳州三江农民画晋京展”“中国梦·壮乡情——广西靖西壮族农民画北京展”“感党恩 听党话 跟党走——百色壮族农民画作品展”“喜迎二十大 丹青绘振兴——广西农民画大展”等具有影响力的农民画展,为画家们抒发爱党爱国热情、展现劳动风采、施展艺术才华提供了绚丽的舞台。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等有关部门积极引导、大力扶持农民画创作发展,广西美术家协会、广西书画院多次开展文化赋能助力乡村振兴的农民画艺术培训和展览活动,极大调动了农民画作者的积极性,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农民画家及作品,创作队伍和水平进一步壮大提升。
广西美术家协会主席石向东表示,在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和广西文联的正确领导下,广西美协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把文艺服务向乡村和基层延伸,大力开展农民画培训活动,鼓励创作,发现人才,促进交流。广西农民画在全国展览中不断取得优异成绩,不仅成为广西美术事业建设发展的新亮点,而且提高了广西农民画的艺术水平和全国影响力,推动广西农民画成为广西特色文化品牌。
生活如画 画如生活
呈现乡容乡貌、传递乡土乡情,农民画作者用多样的艺术手法讲述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民族团结、民生改善的身边故事,以明快的色彩、饱满的画面、真挚的情感和夸张的造型,描绘欣欣向荣的农村生活和丰富多彩的乡土记忆。一幅画就是一段乡村振兴故事,就是一个乡风文明的结晶。
来自百色的农民画作者黄新腊用一幅《壮乡广场舞》记录村民幸福生活场景,表现当代新农村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画面极富律动感和视觉冲击力。“在党的光辉照耀下,我们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精神文化也没落下——村头小广场铺了水泥地板,装了太阳能路灯,一到晚上村头村尾像城市一样亮堂堂,晚饭过后大家就聚在一起跳广场舞……这样的画面太美了太和谐了,我要描绘这样美好的画面。”
近年来,柳州螺蛳粉火爆“出圈”,当地政府通过“总部+基地”“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引导农民大力种养螺蛳粉原材料,在保障原材料得到稳定供应的同时,增加了农民收入,小米粉创建了百亿大产业。《小米粉创大产业》以螺蛳粉产业化过程为表现对象,从竹笋的种植、采摘、腌制到生产的全过程有机组成画面,极富时代和地方特色。作品鲜活生动的构图,独特鲜明的艺术表现得到了评委的青睐,获得本届画展一等奖。作者李爱梅在柳州经营一家螺蛳粉厂,这幅画是她创业心路历程的总结,每天繁忙的工作后深夜挑灯拿起画笔画生活的感受,画自己的内心,努力在丰富的色彩中表现情感的温度……
苗绣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穿在身上的苗族史诗”。获奖作品《苗寨绣新篇》作者李欢告诉记者,自己平时喜欢设计服装,在设计中会把从民族村寨淘来的老绣片、盘扣等民族元素放到服饰上,“创作是一种个性的释放,非遗匠人的一针一线何其精彩,如今民族纹样被嵌入潮流服饰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我希望用自己的见解、手中的画笔去发现美、传播美”。
这些氤氲着泥土芬芳的画作以其细腻传神的艺术表现,得到了专家学者和观展市民的肯定和高度评价。观众吴先生感叹道:“农民画与当代中国发展同行同向,一幅幅鲜艳夺目的画作让我们感受到原始蓬勃的艺术之美、生命之美!”
广西书画院院长王锐认为,本次画展展出的农民画题材多样,内容丰富,风格各异,充分展现了民族性、地域性与时代性特点,壮、汉、苗、瑶、侗等各族元素各彰其秀,各显其美;在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方面,不少作者把乡村产业化纳入创作题材,广西农民画艺术语言逐渐呈现多元化特征,既保留传统农民画艺术语言的鲜明特色又有所突破和发展。农民画作者要保持创作个性,在丰富的色彩中表现,在涌动的韵律中张驰,在自由的天地里翱翔,千人千面,一人一格,多出精品。
扎根乡土 呼应时代
广西农民画历经几十年的发展,在区内各地分散着不同的农民画创作团体和创作者,主要形成了以三江农民画、靖西壮族农民画和桂林五通农民画为代表的农民画创作队伍。近年来广西各地大力扶持农民画创作,积极举办画展、研讨、座谈等活动,促生了一批新的创作群体与优秀作品,让农民画这朵艺苑奇葩在八桂大地茁壮成长。如何加强农民画创作队伍建设,提升农民画艺术水平和社会效益,促进农民画产业发展等等,都是农民画创新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广西美协会副主席、百色市美协主席邓彬致力于广西农民画的发展与创新研究。在他看来,农民画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和强烈的民族审美特征,其作品质朴纯真、多彩动人,散发着泥土芳香,其创作发展必须遵循艺术规律,避免同质化。广西农民画最大的亮点在于民族性特色,农民画要接地气、聚人气,保持“土味”,凸显民族符号,表现历史文化记忆。广西各民族的传统文化、非遗传承,可以结合“国潮”与农民画实现商业价值创造和文化传播,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让农民画走向更广阔舞台,被更多人关注了解,增强文化自信与自豪。
播种文化,收获快乐。长期从事农民画公益培训工作的柳州市美协副主席陈玉秋告诉记者,农民画培训主要包括画作赏析、基础讲解、专题辅导、创作技巧等内容,通过现场教学、交流互动、创作指导等形式开展,鼓励学员们围绕社会进步、乡村发展、生态文明、民族团结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开展创作,既讲绘画技法,又讲党史、讲形势、讲理论,使农民画作品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得到提升。今年农民画培训结合非遗技艺进课堂活动,走进了当地学校,为农民画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目前农民画创作队伍里中青年农民画家相对较少,创作还处在自愿参与阶段,近年来在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引导推动下,美术教师、文化工作者、学校师生的加入,推动了农民画创作的多元化发展。百色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美术学教研室主任田曜诚认为,引领农民画有序发展对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梳理农民画产业化的瓶颈及存在问题,可以借鉴国内优秀农民画产业化模式,以“乡村振兴”为导向,以“农民画创作——衍生品设计——生产制造——旅游消费——品牌引领”为路线,形成全产业链式发展,充分发挥农民画的社会功能,实现经济效益,为乡村振兴贡献文化力量。
农民画生于民间,长于民间,展现农民的梦想、农民的心声、农民的理想志趣、艺术兴趣和生活乐趣,是农民的精神家园。让农民画创作扎根生活,深植于人民中间,农民画创作发展才能拥有不竭的源泉。(记者 秦 雯)
原文链接:http://gx.wenming.cn/whcl/202305/t20230525_6609338.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天下众合/中解联合解债2020-10-12
- 司法反腐力度空前:昨天2020-07-15
- 广东省民政厅关于开展规2021-03-27
- 湖南出台深化整治形式主2020-05-12
- 重庆开设纪检监察干部培2020-05-12
- 法治宣传志愿服务进社区2020-05-13
- “鹿角巷”奶茶引发多起2020-05-13
- 居委会主任贪污,被判死2020-07-15
- 中国—阿联酋旅游合作论2020-07-17
- 中国—巴布亚新几内亚应2025-09-20
- 贺荣会见蒙古国法律与内2025-09-20
-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组织开2025-09-19
- 广西平陆运河兰海高速公2025-09-19
- 多源特征融合算法提升玉2025-09-19
- 2025年中国—东盟博2025-09-19
- 丁薛祥会见新加坡政府投2025-09-19
- 一抹“藏蓝”的暖心守护2025-09-19
- 兵团发挥异地商会作用扩2025-09-19